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衔接门户和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广西不等不靠,积极作为,不断扩大开放,加强与以东盟为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近年来,特别是与越南的跨境合作快速推进,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正全力建设,衔接中西部省区的高速路网正在联通,边境城市跨境贸易日益兴旺繁荣……广西与越南的跨境合作正大步向前,跑出加速度。
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全面提速
推动中越双方经贸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实现多方互利共赢,是中越双方深刻一致的共识。目前,中越两国正在边境地区推动建设东兴—芒街、凭祥—同登、龙邦—茶岭、河口—老街4个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以中方庞大的市场和越方丰富的劳动力,从事跨境进出口加工贸易,实行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政策,扩大边境口岸开放。
作为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旗舰项目,中国东兴一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正在加速推进。中越快速铁路防城港至东兴段路线于去年底动工,此项工程将惠及沿线70万余民众,为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实现对接。被视为提升中国与东盟间的交通运力、加速中越跨境经济合作的北仑河二桥基本建成,合作区内一批主干道、口岸综合服务区正在加快建设。
2016年8月,国务院批复设立广西凭祥重点开放开发试验区,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进一步提速。去年9月,首届中越跨境经济合作论坛在南宁召开,广西凭祥综分保税区办公室主任叶盛介绍,作为中越(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为重要载体,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也在积极推进凭祥一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目前,凭祥园区货物监管中心、平而河大桥建成使用,中越友谊关一友谊口岸货物专用通道已建成并试运行,中越浦寨一新清跨境货物专用通道加快建设。
此外,中越龙邦—茶岭跨境合作区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龙邦园区初整基本完成,核心区域土地一级开发完成90%,龙邦边民互市区完成95%。龙邦口岸获批跨境指定水果口岸,中国百色至越南高平国际客货运输线路已开通,东盟水果可从龙邦口岸进入中国市场。
《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共同总体方案》的签署工作也在加紧进。今年1月越共总书记阮富仲访华期间签署的《中越联合公报》明确提出,两国将积极磋商达成一致,尽早签署”。2月,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率团访问越南,与越南北方四省达成“争取两国政府尽快批准《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共同总体方案》的共识”,若《方案》正式签署,广西与越南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越边境贸易发展红红火火
广西充分发挥沿边沿江沿海的优势,着力用好国家重点开放开发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开放合作平台,积极扩大口岸开放,创新边贸结算模式,大力发展跨境旅游、加工、电商、金融、物流等行业,促进跨境贸易稳步发展。
推进边境口岸开放,广西不断取得新突破。2016年,全区口岸进出口货运量10023.6万吨,货运值3455.5亿元。其中,友谊关口岸成为我国水果进出口、整车出口东盟地区的最大边境口岸,爱店口岸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中草药材交易边境口岸。同年,国家质检总局同意在龙邦口岸、东兴口岸、水口口岸设立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广西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增加至七个,全面覆盖了广西沿海、沿边、沿江区域。今年2月,广西友谊关公路口岸扩大开放获得批复,同意位于中国和越南边境的广西友谊关公路口岸扩大开放浦寨、弄尧2个通道,通道性质为双边性常年开放公路客货运输通道。中越对接口岸数量增加,进一步促进中越边境真正的“无缝对接”,推动双边贸易加速发展。
为规范边贸、促进结算便利化,东兴市探索开展越南自然人经营登记管理工作,对越南自然人发放“跨国经营证”,并集中在互市贸易区统一经营和结算。东兴跨境金融得到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全国第一个人民币与越南盾特许兑换业务试点、第一个东盟货币服务平台、第一家跨境保险服务中心等3项“全国第一”。
广西大力推广“边民互市+落地加工”的互市产业发展模式,以贸易带动加工产业,将互市政策“红利”留在边境。目前,广西沿边县市招商建设18个互市产品边境加工厂,安排了近万人员就业,促进了“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据统计,2016年广西全区边境口岸出入境人员就达1007万人次,同比增长19%。其中,东兴口岸出入境人员715.6万人次,是我国出入境人员最多的边境口岸,已经成为中越跨境劳务合作最顺畅的通道。推进中越跨境劳务合作势在必行,2017年1月,《广西中越跨境劳务合作试点工作方案》获得自治区政府批复同意,《方案》提出,在东兴、凭祥两个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开展中越跨境劳务合作先行先试。2月,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与越南边境四省党委书记在越南广宁省下龙市举行第二次省委书记新春会晤。在中越双方领导的共同见证下,广西防城港、崇左和百色3市分别与越南广宁、谅山、高平、河江边境4省签署中越跨境劳务合作协议,进一步密切了广西与越南边境四省的双边关系,深化了双方在经济上的合作。(黄春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