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开放政策叠加引导下,甘肃紧紧抓住机遇,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开放带动发展取向,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为统领,打造向西开放新高地,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不断释放黄金段的吸附和带动效应,拉动了整个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外向型经济已成为甘肃经济发展最具有活力的支柱力量,推进全省对外贸易与投资合作不断取得重大进展。
用新理念开拓创新
为发展赢得机遇,营造市场环境,甘肃摒弃内陆意识。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着力打造对外开放的产业平台、经贸平台和文化平台,重振丝路雄风。
双向开放,跳出内陆腹地,增强国际化的开放程度,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往来,形成良性互动,不断深化务实合作。
兰洽会设立主宾国,扩大友好省市往来,政府间密切往来,在经贸、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据介绍,去年,甘肃省委书记率团出访了英国、白俄罗斯、匈牙利等国,省内企业赴“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开展甘肃特色商品展销推介、贸易与投资合作项目洽谈对接、市场考察、商务拜访等系列经贸活动,支持甘肃现代农业、中药材、清真食品、装备制造、水泥生产、冶金等优势产业“走出去”,加快与沿线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取得了多方面的合作成效。
得益于开放,甘肃依托抓项目的创新应用,2016年,全省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7939.93亿元,同比增长11.93%,高出预期目标1.93个百分点。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交流持续深化,去年贸易额突破1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23%。特色产业的产业链不断延伸,农产品逐渐打响品牌,走向国际市场,海外市场空间不断拓展。目前甘肃全省贸易伙伴达到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新兴市场占比40%。
改革只争朝夕,工作重在落实。甘肃经贸合作“走出去”,合作既明确了重点任务,也形成有效的方法,与16个国家开展了实质性产能合作。酒钢集团完成收购牙买加氧化铝厂项目,白银集团在秘鲁建成多金属尾矿项目,金川集团印尼红土镍矿项目开工建设。对外工程承包规模不断扩大,对外劳务合作有序发展。2016年全省境外实际投资额6.3亿美元,是上年度的4.8倍。
用新市场培育竞争新优势
兰州新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被定位为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西部重要的增长极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近5年来已完成生产总值537.56亿元,年均增长31.18%;截止目前,兰州新区累计注册登记外贸企业249家,完成进出口贸易8.2亿美元,其中,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注册登记的206家,实现进出口贸易7.5亿美元。
大力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兴市场,甘肃省商务厅、省贸促会、省经合局、各市州商务局组织360家企业参加或举办25个境外专业展会,展示甘肃特色优势产品,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截止目前,甘肃全省具有外贸经营资质的企业接近3800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达到68%,异军突起,策马加鞭,主动融入国际市场。甘肃省内农产品民营企业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签订50万吨果蔬出口协议,已实现出口1700多吨。同时,甘肃创新构建国际营销网络体系,对外联络渠道不断拓展,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9个商务代表处,甘肃临夏清真食品认证中心成为中国清真产品国际认证机构,省贸促会与53个境外商协会建立了合作机制,省商务厅系统多次组织企业参加或举办境外专业展会,发挥引领作用。“一子落地”,带动棋局的“全盘活”,激活了相关产业发展。
用现代物流构建国际陆港新口岸
开放探路闯险滩,改革关头勇者胜。甘肃看准了契机,积极推进兰州、武威、天水三大国际陆港和兰州、敦煌、嘉峪关三大国际空港建设,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大通道和物流大枢纽。去年兰州铁路集装箱场站获准对外开放,兰州铁路口岸成为该省历史上第一个铁路开放口岸。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获准开展口岸签证业务、获批成为进口冰鲜水产品及水果指定口岸,武威保税物流中心获批成为国内第二个内陆进境木材监管区,嘉峪关航空口岸列入国家“十三五”口岸发展规划。
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物流合作,建设甘肃黄金段的大通道枢纽平台,仅2016年,全省铁路、公路、民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达102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甘肃还大力发展“公铁联运”、“铁铁联运”、货运包机等多式联运,“兰州号”“天马号”“嘉峪关号”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营,“全省已开通24条国际和地区航线。兰州—迪拜、达卡的国际货运包机出口、澳大利亚—兰州的国际货运包机进口开始直航,向西开放的运输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数据显示,2016年,“兰州号”“天马号”“嘉峪关号”中欧、中亚班列共发132列,增长116%;货值2.42亿美元,增长30.8%。甘肃开通多条国际陆路铁路货物联运,打造国际物流大通道,扩大向西开放,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新格局。而这,走西口,下南亚,正是开放理念支撑所形成的发展模式,正如星星之火,在甘肃开放型经济中得到不断延伸和发酵,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推动陇原大地的“班列”行稳致远。(商信)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