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两地有望在即将获批的成渝经济区规划中,往经济一体化的路子迈出一大步。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四川省发改委副主任郑备处获悉,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最近已经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并将上报国务院,待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复,预计近期会出台。
另据报道,在近日召开的2010年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成渝经济区、京津冀都市圈等重点区域规划将尽快出台。
规划雏形:中国经济“第四极”
尽管成渝经济区即将获批的消息陆续传出,但对于具体的规划内容,暂时未有确切信息。本报记者只能从该规划初稿中略见端倪。
据规划初稿,成渝经济区范围包括四川15个地市和重庆31个区县,区域面积20.6万平方公里。初拟五大战略定位: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或经济高地,国家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基地,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内陆开放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
事实上,成渝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国家西部“十一五”规划的三大经济区,后两者已经出台。作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条件最好的区域,成渝经济区被定位为全国重要的增长极,而两地政府和学者将此称为中国经济格局中的“第四极”。
去年年底,四川省常务副省长魏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规划今年肯定出来。而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今年两会上也向第一财经表示,希望这个规划能够尽快获批。四川省发改委曾预计能在今年初出台。
一波三折
不过,从年初到岁末,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却迟迟未能出台。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区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戴宾用“好事多磨”来形容。其实,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编制可谓一波三折,“起了大早赶了晚集”。在“十五”末就最先提出,但是直到2008年5月才正式启动。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