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在山东服装“十二五”产业升级与发展高峰论坛上,一场关于山东服装产业未来走向的大讨论热烈上演。纺织服装业综合产能全国第二、棉纺织全国第一的山东,唯独缺少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服装品牌,相对滞后的服装业成为了山东纺织服装快速向前发展的绊脚石,也成为了山东服装产业人心头的一个结。
如何打破山东服装业的沉默,如何打造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叫得响的服装品牌,正是本次高峰论坛上与会业内专家和企业家的一致追问。
不能让服装成为纺织大省的“短板”
山东是名副其实的纺织服装业大省,从业人员200余万人,纱、布产量在全国同行业居第一位,绒线居第二位,印染、呢绒居第三位,服装、化学纤维居第四位。其中作为山东土生土长的魏桥集团更是名声在外,不仅是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企业,还是全世界最大的。
但是,在一个个熠熠发光的光环下,还有一处暗影存在———那就是山东服装业发展的不尽如人意。
山东纺织工业协会会长夏志林表示,作为纺织大省,山东服装业发展相对滞后,无论是从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增长速度上还是从利税、利润、出口创汇增速上,都要落后于纺织企业。
东华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顾庆良亦表示,服装市场需求在向两端发展,山东在低端市场还可以,但利润空间最大的高端市场,发展相对滞后。“要知道,中国奢侈品消费在高速发展,两年后将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
明年就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振兴国内需求信号强烈之下,山东服装企业有必要做一番思量。夏志林认为,山东服企应注重打品牌,改变叫得响的品牌数量少的现状,提高单价产品利润率。“也许有人会说,做出口简单、风险小,做内贸打品牌经常面临经销商压货款等问题、风险大,但是,高风险也有高回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