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临港基础工业,强化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工业经济继续砥砺前行,实现大步跃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941.32亿元,同比增长48.0%,全市规模以上轻、重工业产值比为32.5∶67.5。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39.1%,工业经济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达到6个百分点,成为拉动连云港市经济的强力引擎。
优势的工业项目载体建设吸引了大批重大项目。去年,连云港市共完成全社会工业投资800亿元,增长35%。其中,优势产业崛起壮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50亿元,增长5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1%,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去年以来,连云港市充分发挥沿海大开发形成的大园区、大交通和大载体的支撑作用,加快突破临港重大工业项目。益海盐化、烯烃、晶澳太阳能等一大批投入超百亿元的“基地型、基础性”重特大项目纷纷落户港城。
连云港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十分明显的比较优势和一定的集群效应。2010年,以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50亿元,增长5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1%,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以钢铁、石化、造船、粮油加工为代表的临港基础产业也实现了快速成长,产值接近全市工业四成。
在工业经济跨越推进的同时,连云港工业节能降耗也取得显著成效,工业经济的发展方式已实现加快转变。继恒瑞医药之后,康缘药业批准为连云港市第二个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中复神鹰T700高性能碳纤维进入中试阶段,国电联合动力3兆瓦风电机组、中复连众5兆瓦风电叶片成功下线,国家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基地、工信部新能源产业和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园落户连云港,清洁能源产业园进入江苏省10个创新型园区行列,国家硅材料基地通过复核,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4家,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达到10家,创新资源加快汇聚。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1941亿元的业绩为连云港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连云港市经信委主任徐毓敏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连云港市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抓住有利于发展的各种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实践探索出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根据连云港市工业经济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达到5000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100家以上,其中超50亿元企业10家,超100亿元企业5家。全市企业研发投入占工业销售收入比重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
来源: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