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垦区2011年将重点扶持购置四类机械:进口(国内组装)高性能的玉米、大豆精密播种机,推进播种机械的革命,提高播种精度和播种质量,节本增效;水稻自走式高性能快速插秧机,提高作业质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量;水稻大型智能化集中浸种催芽程控设备,提高水稻发芽质量,为育水稻壮秧打好基础;大马力拖拉机卫星定位和导航设备,提高3S技术覆盖率和农机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同时也提高拖拉机使用效率。
“其他机械更新也要扶持,但不是今年的重点,会量力而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机局局长李俊3月15日在北京举行的垦区现代化大农业新闻发布会暨经济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期间告诉记者,黑龙江垦区今年将继续实施现代农机装备工程建设。加强农机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2亿元,新建和扩建“场库棚”130万平方米,进一步提升农机标准化管理水平。到2011年末,垦区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7%;航化作业面积超过1700万亩;为周围农村农民“三代”(代耕、代种和代收)跨区作业面积4000万亩。
据介绍,黑龙江垦区今后将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大农业,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机,加快推进“一个转变”和“六个延伸”。“一个转变”:就是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实现农机化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既有农业机械化向农机现代化转变。垦区目前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今后要向农机现代化迈进。
“六个延伸”:由旱田向水田延伸;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延伸;由种植业项畜牧业延伸;由地面作业向空中延伸;由垦区内向垦区外延伸。最后实现全作物、全过程、全面积和全方位的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农机现代化。
“十一五”期间,黑龙江垦区农机更新总投入达64亿元,是“十五”期间的二倍以上,新增国内外先进农业机械总计23.24万台件,其中国外大型农业机械2826台套,建设旱田现代农机装备作业区累计331个,担负旱田耕地面积达1600万亩。
此外,大力发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新增各类水田机械4.8万台件。购置M18B型农用飞机15架,飞机总数达到51架,航化作业能力达到1500万亩。投资5.5亿元,新建和改建农机场库棚343.3万平方米,建成了一批高标准、多功能、现代化的农机管理服务中心。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