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轮胎业提质增效、谋划发展


时间:2011-05-04





近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理事长、三角集团董事长丁玉华召集全国近十家主流轮胎生产企业汇聚山东威海,共同商讨轮胎行业的发展大计。丁玉华表示,当前轮胎产业技术同质化比较严重,导致中低端轮胎产能过剩现象严重。他呼吁轮胎行业尽快制定行业标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建立技术监管体系,清理落后产能,同时他还建议海关部门能够取消旧轮胎编码,坚决不能让中国变成“轮胎垃圾场”。而锦湖轮胎的“掺假门”事件,又对国内轮胎市场造成难以预估的负面影响,更是触动了青岛市轮胎企业的敏感神经。


  “掺假门”引发行业地震


  锦湖轮胎“掺假门”事件在业内引发了一场地震,使国内本来就竞争白热化、盈利困难的轮胎业雪上加霜。为避免其他轮胎企业重蹈覆辙,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日前要求轮胎企业在使用返炼胶时,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规程,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强化质量管理,生产安全可靠的轮胎产品。


  青岛市重点轮胎企业表示,将以此事件为镜鉴,在各个生产环节严把质量关,绝不违反规定更改原料成分,杜绝存在安全隐患的轮胎流向市场。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青岛市轮胎企业通过提高工艺水平、技术含量等多种手段增加溢价空间,持续消化日益高昂的生产成本。


  严守企业“道德底线”


  面对原材料不断涨价,青岛轮胎企业注重通过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来扩大溢价空间,即使在难以承受的高昂成本之下,依然坚守着“道德底线”。


  青岛黄海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再次强调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工艺过程控制,加强全员全面质量管理、现场管理。该公司品质保障部门还对各生产分厂进行了内审,严查生产中的各类不合格项。据公司品质保障部门介绍,近期半钢胎A级品挑选率还创下了历史新高,黄海全钢胎终炼胶及产品合格率也都保持着稳中有升态势。


  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也举办了质量教育展,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入库,全过程实行严格管理,通过开展“零时间整改,零质量损失”、“万条无次品,万条无退赔”等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和质量比武活动。


  青岛赛轮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了轮胎数字化生产新模式,通过实行轮胎“身份证”制度,对产品进行高效准确的信息化追溯,确保轮胎产品及售后服务的高质量。


  促进轮胎业从大到强


  据了解,目前“国家轮胎工艺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明确定位于对橡胶轮胎行业工艺与控制领域的重大关键、基础、共性技术难题进行系统化、工程化的研究开发,以提高橡胶产品技术参数稳定性,提高轮胎生产过程资源利用率,为规模化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工程化技术。


  业内人士表示,该中心的正式组建不仅对橡胶轮胎行业的整体发展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带动作用无疑也值得期待。


  青岛将依托国家轮胎工程中心布局六大轮胎产业区,根据规划:将在胶州湾东海岸(青岛市主城区),以青岛科技大学为基地,搭建“国家行业工程中心科研教育区”及“国家橡胶轮胎技术、人才、装备、原材料、产品国际交易市场”和“中国橡胶历史博物馆”;在胶州湾底部(胶州市工业区)建造中国最大的“橡胶信息化科研装备及重化工制造区”;在胶州湾西海岸青岛开发区建造中国子午线工程轮胎、载重轮胎、乘用轮胎、翻新轮胎最佳经济规模的信息化生产示范基地;在保税区建设中国最大规模的橡胶轮胎物理化学及产品分析实验室和物流仓储中心;在崂山区,搭建国际先进水平的“轮胎模具精加工制造基地”;在莱西市橡胶工业园,搭建“合成橡胶产业科研生产示范基地”;在即墨市,规划建设中国第一个轮胎试验场。

来源: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