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青岛市工业企业面临诸多难题:仅前两次加息,今年要多交8.4亿元利息;人民币升值,一批外贸企业不敢接订单;全市劳动力成本增加20%……
如何推进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的调整,实现年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的目标,已成为青岛工业经济发展的重大意题。
“五个升级”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任务。“十二五”期间,青岛工业将通过“五个升级”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2010年,青岛市成为全国第九个工业产值过万亿元的城市。青岛工业能够取得如此成就,源于工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目前,青岛已形成了“7+5”的产业格局,七大产业有家电电子、石化化工、汽车机车、船舶海洋工程、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机械钢铁,五个新兴产业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信息技术。青岛市家电和电子信息产业、经济技术开发区船舶海洋工程产业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十二五”期间,青岛市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将在升级上做好文章,落实好“五个升级”:坚持产业项目带动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做强做大重点产业。通过引进一个核心项目,吸引一批相关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集聚发展家电电子等四大主导产业;改造提升纺织服装等三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等五个新兴产业。
坚持发展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的升级路径,打造标志性行业和标志性产品。全面提升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集中打造家电电子、轨道交通等十个标志性行业。
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升级路径,两化融合成为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打造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示范园区,重点产业信息化水平全国领先。
坚持产业链企业分工合作的升级路径,实现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继续实施大企业战略,培育一批领军型大企业集团。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形成以产业链为纽带、大中小企业配套互动、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坚持产业布局优化的升级路径,推动工业集聚集约发展。在全市形成研发服务在市区、工业重心在市郊、区域联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势在必行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当前,国内经济仍然处于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良性循环转变的关键期。青岛企业清醒地认识到,资源短缺、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已成为当前经济转型中的常态,原材料成本长期趋涨、劳动力成本长期看涨、人民币汇率长期升值的态势不会改变。所以,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以企业资金问题为例。从近期密集出台的金融政策动向看,今后货币政策调整在所难免。连续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大型商业银行准备金率已达20.5%的历史新高。数据显示,青岛规模以上企业的贷款量超过1600亿元,仅前两次加息后,企业今年就要多掏8.4亿元利息。这直接增加企业财务成本,造成资金压力。
为寻找突破口,业内人士建议,青岛企业不能紧盯银行间接融资一条道,有条件的企业要学会利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目前创业板门槛较低,应该抓住机会。”此外,成长型企业可以利用国内外私募基金、创投、风投参股融资,其他企业也可以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招商融资。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