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吉林省工信厅获悉,“十一五”期间,吉林省食品工业努力推进产业升级,致力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注重科技进步和产品创新,从而使全行业取得超常规发展:五年间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87倍,年均增长32.56%;工业增加值增长了3.1倍,年均增长24.82%;利税增长了2.8倍,年均增长36.48%,均创历史新高。
据该厅食品工业处处长穆可桢介绍,食品工业是吉林省第二大支柱产业,在全省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全省上下均对其十分重视,为此,“十一五”也就成为自改革开放以来行业增长最快的时期,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主要表现在:
增长速度取得新突破。工业总产值稳居全省各工业门类第二位,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连续突破了两个千亿元大关,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43.25亿元,突破了1000亿元;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238.45亿元,成为全省继汽车后第二个突破2000亿元的行业。
在全国排名取得新突破。吉林省食品工业多年排在全国第18位左右,2007年进到16位,2009年再进到第11位,2010年继续保持第11位,从而成为全国位次增长最快的省份。
在全省工业中的位次取得新突破。食品工业连续18年位列汽车石化之后,居全省工业第三位。2008年,超过石化行业33亿元,首次跃居第二位,2010年则进一步稳固了第二大支柱产业的位置。全行业在全省工业比重的也逐步加大,由2005年的11.5%提高到2010年的16.9%,在全省工业经济中的作用也进一步增强。
据了解,吉林食品工业之所以取得上述突出成就,关键在于吉林省近年来对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采取了多项强力举措和优惠扶持政策,致使食品相关行业加工体系逐步完善,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一五”期间,通过加大投资,优化资源配置,全省食品工业已形成涵盖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制品业4个大类22个中类43个小类的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在国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制品业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精深加工产品和终端产品不断增加,产业链逐步延伸,玉米加工业已延伸到生物化工领域,生产出丁醇、乙二醇、丙三醇等多种化工类产品,氨基酸类产品也由单一的赖氨酸发展到蛋氨酸、色氨酸、谷氨酸等多种氨基酸。葡萄酒、包装水、冷冻饮品、大米等多数终端产品产量亦显著增长,均是2005年的两倍以上。目前全省已拥有12个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87个省级名牌产品。
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大幅增加,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截止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已达1343户,比十五末增加了875户。以长春大成、长春皓月等为龙头的玉米、畜禽等一批大企业逐步壮大,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玉米深加工和清真食品企业,2010年产值分别达到311亿元和105亿元。
高新技术得到充分应用,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全行业充分利用省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际、国内先进技术为平台,重点加强以食品加工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重大科技专项攻关,拉长、做大产业链,大力研发应用生物工程先进生产技术,微电子技术等,成功开发了利用秸秆及其他玉米副产物的制备乙二醇、丁醇等生物质醇类产品,促进了食品工业的科技进步,使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竞争力不断提升。淀粉生产湿磨工艺、谷氨酸(赖氨酸)生产工艺等多种生产工艺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应用于生产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全省肉类加工、精制米、玉米淀粉、烟草、啤酒、乳制品等行业重点企业的装备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区域特色不断发展,产业优势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时期,全省各地区重视发挥区域优势,重点围绕玉米、畜禽、油脂、长白山矿泉水、葡萄酒、果仁和朝鲜族风味食品等推进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形成了以德惠、农安、大安、辉南为中心的禽类产业区;以长春、辽源、长岭为中心的肉牛肉羊产业区;以九台、榆树、公主岭等为中心的肉猪产业区;以梨树、扶余等为中心的油脂产业区;以乾安、松原、吉林等为中心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区;以安图、抚松、靖宇为中心的长白山矿泉水产业区;以延吉为中心的朝鲜族风味食品产业区;以梅河口、永吉等为中心的果仁产业区;以通化、蛟河、左家为中心的葡萄酒等众多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区。各地通过立足农产品资源优势发展特色食品、绿色食品,涌现出一批竞争优势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健康发展。
尽管成绩斐然,但是吉林省的食品工业在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据相关人士介绍,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转化增值能力偏低;区域发展不均衡,特色优势尚待充分发挥;与发达省份相比,名优品牌不足,竞争力仍有待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少,整体创新能力不够;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产业间协作能力较弱等。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吉林省正在制定更有助于全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并将于近期出台实施。
来源: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