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山西省质监局了解到,在国家提高准入门槛,重新颁发生产许可证带来的乳制品行业冲击波中,山西省只有12家企业领到了新的生产许可证,其余30家企业因未能领到新证,即日起必须停止生产各类乳制品。
“生产许可证是乳制品企业的‘准生证’。”一家乳制品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家通过重新换发“准生证”,进一步抬高了乳制品行业的准入门槛。根据新的规定,乳制品生产企业须配备相应检测设备,对食品添加剂、三聚氰胺等指标进行自检,且必须具备三聚氰胺检验项目相关的检验设备及能力,不得进行委托检验。“三聚氰胺检测设备、人员培训等投入大,一套小型检测设备价格就在200万元以上,大型检测设备上千万元,很多中小企业难以承担,不得不退出市场。”这位负责人表示,在三聚氰胺事件后,整个行业又经历了一次大的洗牌。
近几年曝出的劣质乳制品事件,引发了国内乳制品行业的诚信危机。这一现象也逼迫消费者转而选择洋品牌,尤其是在婴儿奶粉方面更是如此,本地品牌只能在低端市场寻求一席之地。山西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七成企业未能获得生产许可证,对本省乳制品行业来说无疑是场强震,但也是一次重获新生的机遇”。这位负责人表示,国家对乳制品企业实施高门槛和严格监管的政策,可以让消费者恢复对本土品牌和企业的信心,而这对本土企业来说是当前最稀缺的资源。“大量企业退出后,将释放出更多的市场空间和奶源资源,有利于获证企业的更好发展”。
来源: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