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工业报记者从吉林省工信厅获悉,“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医药工业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注重走结合自身实际和能充分发挥优势的最佳发展之路,同时实施一系列强力举措,致使全省医药产业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已形成独特的发展优势。
据该厅医药处处长马毅介绍,医药工业是吉林省最重要的优势产业之一,主要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饮片、中成药、生物生化制品、医疗器械、制药机械、卫生材料和药用包装材料等七大门类。截至2010年末,全省共有医药工业企业302户,其中通过GMP认证的企业279户;获得药品批准文号13485个,其中中药6613个,化药6785个,生物制品87个;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600亿元,工业增加值230.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516.7亿元,利税总额66.8亿元,其中利润50.1亿元。与2005年相比,以上各项指标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3.2%、18.4%、25.7%、21.2%、25.4%,产业规模和效益水平为2005年的3倍以上,实现了规模效益同步增长。
经过多年发展,吉林省医药产业已形成自己扎实的基础和独特的发展优势,主要有如下表现:
资源独特优越
吉林省内长白山区药用资源种类达2790余种,位居全国前列,是北药道地药材的集中产地。在全国重点普查的363个药材品种中,吉林省有137种,占37.7%。全省共有蕴藏量占全国50%以上的药材品种40余个,占国内常用药材的1/5。吉化公司是我国重要的化学原料基地,可以为吉林省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生产提供丰富的原材料资源。作为畜牧业加工大省,吉林拥有丰富的动物血、脏器资源,可以为发展生化药品提供丰富的原料。目前,全省已形成了长春市双阳区、敦化市和东丰县“三个鹿乡”;抚松县万良镇和桦甸市分别成为全国最大的人参集散地和林蛙油集散地。同时,吉林还建设了26个品种40个道地中药村GAP基地,核心区面积达35万亩,示范面积发展到70万亩,其中8个基地已通过国家GAP认证,数量居全国首位。
如今,吉林省已成为国家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四大“聚集区”之一;长春、通化是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和出口基地,通化市被国家冠名为“中国医药城”;25个医药企业获得国家批准使用地理产品标志;95个医药产品商标被认定为著名商标,11个医药产品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36个医药产品获吉林省名牌产品称号。自“十一五”以来,吉林省医药工业始终位列全国同行业前10位,其中,中成药的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及利润均列全国同行业第1位,生物制药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位列全国前3位。
科研基础雄厚
吉林是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源地,省内坐落着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吉林大学、东北师大等18个生物技术实验室、教研室和中试基地,一大批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的专家和专业技术人才在省内供职。产品种类涵盖菌苗、疫苗、单克隆抗体等诸多类型,占全国现有生产品种63%。在国家已经批准上市的25种基因工程技术产品中,吉林能够生产其中的11种;全国35种疫苗产品中的26种也已在长春生产,致使长春市成为亚洲最大的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生产基地。作为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吉林还拥有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农大等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汇集了诸多科研力量,从而为全省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吉林省医药企业现在已几乎全部为民营或股份制企业,经营机制比较灵活,发展内在动力很强。目前,全省直接或间接上市的医药企业共有13户,占省内上市公司的34.3%,占全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16%,位居各省之首。共募集资金60多亿元,为医药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革创新、开发新产品提供了雄厚资金保证,进而成为全省医药产业快速崛起的最重要推力。
集聚效应突出
目前,吉林省现已形成“长春中药及生物制药产业园”、“通化医药城”和“延边敦化医药集聚区”一园一城一个医药集聚区三大发展中心和吉林、辽源两大化学原料药生产基地。“三个中心”和两大原料药基地医药产业总量占全省医药产业总量90%以上。全省医药产业已经从以中成药、生物制药为主,化学制药为辅,医疗器械等为补充的产业布局向以中药材种(养)植业为基础,以现代中药及生物药为主导,以化学原料药为重点,以医疗器械和医药相关产业为推力的独具特色的吉林医药产业体系发展。
尽管如此,吉林省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在发展中所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如企业两极分化,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存量资产使用效率低;产业板块失衡,化药和医疗器械板块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资源利用率还较低,饮片企业小、多、乱,人参等大宗药材发展政策屏障尚未突破,国家认证的GAP道地药材基地的影响力还有待充分发挥,优质道地药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优质丰富的资源亦没有形成预期的大产业;公共服务配套体系建设不足,优秀新药的创制能力弱,缺少能够快速做大、疗效确切的拳头产品等。针对上述问题,吉林省正在积极制定相应的举措,并将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予以统筹解决。
来源: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