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民企将成主力军


作者:孙小林    时间:2011-06-13





本报记者6月7日获悉,为推动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一改国资独占鳌头局面,上海市开始在全市18个区县猛推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覆盖近34万家中小企业。

  而从6月起,《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亦正式实施,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紧接着,在敏感的财税问题上,上海市国税局和地税局,紧急联手“研究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上海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尤其是新兴产业的推进上,上海市委、市政府开始全面部署,将大力鼓励民企进入这一领域。

  民企将成主力军

  在上海,民营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积极布局。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马静告诉记者,民企应该是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但上海相对于周边城市,民企比例“现在看起来相对比较低”。

  在马看来,上海对于民企日益重视,从而为民企的发展创造了合适的土壤。

  对此,上海社科院一位专家就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做大做强,一定不能忽视民营企业的力量,而且,更要注重扶持民族企业在这一领域快速占领话语权。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的民企负责人也特别提出希望地方政府能加大对民企的重视力度。

  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目前,在上海的新兴产业中,国企仍然占据较重要的位置,比如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等基本都是国企的天下。在鼓励民企进入新兴产业方面,上海做得还明显不够。

  “9+5”格局成型

  上海重视新兴产业,有着更为深远的考量。

  马静透露,除了原来布局的9大新兴产业外,上海还将发展智能电网、物联网、云计算、节能环保、民用航天等5大新兴产业。

  这就意味着上海方面将重点发展14大新兴产业,其中,节能环保、民用航天两大新兴产业的实施方案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之中。

  “上海与国家战略要求有机结合,做到‘主动有为、有舍有取’”,马静表示,这在外界看来,上海抛弃了当初可能的“贪大求全”的布局策略。

  按照上海方面的规划,“十二五”末新兴产业产值将是“十一五”末的一倍。

  而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上海资本市场和民营企业的主攻方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