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为浙江经济插上“云”之翼


时间:2011-07-01





今年5月,浙江省商务厅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制定了《浙江省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围绕浙江省委、省“建设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的要求,拟确定“十二五”时期浙江电子商务及相关服务业的重点建设工程,努力培育一批重点电子商务企业和产业园,支持一批重点电子商务建设项目和平台。而且,《规划》报经浙江省同意颁布实施后,对列入“十二五”重点建设的工程计划,浙江省将予以重点支持发展。

电子商务跻身地方“十二五”重点支持行列,端倪其实在去年年底由国家工信部和发改委等9部委联合制定的《电子商务“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显现。根据上述《规划》,国家有关部门预计到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翻两番,并在GDP中贡献率大幅提高。此外,“十二五”期间,电子商务更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运用得当,让电子商务高效、便捷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给资源相对匮乏、中小企业广布、外贸倚重度高、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经济插上腾飞之翼,将是今年浙江经济的亮点所在。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旗下的区域电子商务平台上,应该可以找到答案。

第三方平台引进:政府企业均受益

与以往政府单纯购买硬件、软件不同,“区域电子商务应用平台”采用的是“政府支持、资源共享、专业服务、企业受益”的创新模式,合作建设的地方电子商务平台。这种由当地政府推动和扶持的本地区公用电子商务平台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多层次和多模式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改造了传统的业务流程,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实现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而且也使新经济时代政府功能更有效更积极的发挥。

在目前已经开通的浙江嘉兴平台上,“区域平台”的优势已初步显现——不仅推动了当地电子商务的普及化、促进了当地政府管理与决策的数据化、进一步帮助当地中小企业挖掘和开发海外市场,而且依托政府间组织以及海外权威机构的数据交换来源,有效保证了数据的统一与真实,为浙江企业营造了诚信和谐的电子商务环境。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主任刘俊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中心拥有成熟的基础性电子商务服务和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世界一流的容灾备份体系,利用这些优势,平台的建设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建设成本、分享了中心成熟的共性服务,同时通过与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站“在线广交会”平台的结合,避免了成为“信息孤岛”。

业内专家认为,政府对企业的资金支持与政策扶持,快速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资金、资源方面的局限性,引导并提高了企业对电子商务应用的认知度,并让企业对平台的安全性充满信任。嘉兴区域平台上的一家纺织企业曾对记者直言,之前其实也了解过一些电子商务网站,但总是不放心。而区域平台是由政府推广的,打消了企业这方面的顾虑。“目前我们有三四个业务员在负责平台的跟踪,及时把企业的最新产品通过平台发布出去。”

更为可喜的是,今年春交会期间,国家商务部首次授牌四家电子商务网站为“2011~2012年度重点推荐的开展对外贸易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而承载全国各区域平台的中国诚商网作为唯一一家国家级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倍受瞩目。自2009年全面升级至2010年底,中国诚商网的海外访问流量占总访问量的31%以上,会员达1226万家,其中海外会员553万家,续约率约为91%。国内用户访问量约为6.8亿,海外用户访问量约3.05亿,询盘达1402.4万次,累计成交额约为603.86亿美元。一系列的数据证明,在国家级电子商务平台的全盘布局下,在各区域平台间的相互策应及互动下,商务部为中心、以地方为分支构建的区域性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平台无疑将发挥出利于本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更多作用。

契合关联度高:服务决定一切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国家电子商务研究院今年3月发布的《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总结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全国电子商务网站数量继续保持增长,2010年12月的行业网站数已达到1.86万家,与年初相比增长了16.13%。而在全年电子商务网站新增的站点中,有80%属于B2B类型。有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B2B行业网站数量约为5700家。

面对这样一个市场,如何才能让自己在竞争中占据制高点?上述《报告》给出的思路是:第三方B2B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需要不断扩展服务领域。这个观点如果被放置在区域经济的语境中,则可以被解读为:只有符合区域经济特色,而且平台能为所在企业提供“切身”服务的,才是未来B2B电子商务平台最大的竞争力,甚至是生存力的“致胜武器”。自2008年起,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与国内各省、市、自治区联合在国内开通了30多个区域电子商务平台。在平台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提供多元服务是每一个区域平台的发展目标。如今,各个平台都在结合本地实际,推出各具特色的服务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平台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贸易企业、服务于地方商务。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