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纺企部分订单流失,企业降价保市场份额


作者:同黎娜    时间:2011-07-14





  在种种不乐观的形势下,当前绍兴纺织服装订单流失现象加速,一些订单向越南、孟加拉、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转移。作为短期内的应对,为争取国际市场订单,保持既有的一些市场份额,部分绍兴纺企不得不依靠降价来获取订单。另一方面,部分绍兴中小服装出口企业还出现“有单不敢接”的现状。


  这种现象在柯桥外贸指数当中的到了体现。柯桥6月份外贸信心指数收于1022.62点,较5月份下跌1.07%,这表明外贸形势当前仍不乐观。而6月份柯桥外贸价格指数收于136.87点,较5月份下跌5.04%,年初比下跌2.42%。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条件,当地企业认为,靠廉价产品打天下的路子长久来说是走不通的,这要求企业适时而动,加快自主创新,实现由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的转变。


  造成当前这种现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国内治理通胀的收缩政策使国内纺织企业受到的影响较为明显,绍兴纺织企业也不例外。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当前已达到21.5%的历史最高点,紧缩政策进一步出台,中小纺企利空因素增加。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出口面临多重压力的态势下,绍兴一些中小企业经营出现困难。“钱荒”成为影响纺织业的一大不利因素,在经济通胀的影响下,今年以来提高准备金率、加息等宏观手段逐渐被应用,近期绍兴不少中小纺织服装企业均表示资金链多显紧张。


  人民币大幅升值也不断压缩绍兴中小纺企利润。自2010年6月人民币重启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升值,至今年6月30日1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为6.4716元。因部分中小企业议价能力不强,人民币升值一定程度上压低纺织服装出口利润,对于外需增长造成负面影响。


  而且,生产成本、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大幅上升短期内也难以改观。


  从国际环境看,美国和日本经济仍不景气,难以提振人们信心;希腊债务危机再度引发人们对欧洲经济的担心。有经济学家甚至分析,欧洲债务危机对美国的潜在影响可能达到次贷危机的水平。


  在多种国内外因素综合影响下,绍兴纺企唯有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加大自有品牌产品出口比例,加大创意新产品的研发力度,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才是长久之计。


  事实上,当前有部分绍兴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不利因素倒逼这些企业加速转型升级,部分企业加大创意产品的研发力度,例如红绿蓝的数码印花产品等。


  这些企业以开拓国际新兴市场为契机,致使外贸订单较5月份有所增长,拉动6月份外贸景气指数环比回升。柯桥6月份外贸指数就显示,6月份外贸景气指数收于1740.70点,较5月份上调8.93%。(同黎娜)

来源:中国服饰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