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一年窝电700亿度,蒙电外送寄望新政


作者:童海华    时间:2011-07-18





  内蒙古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开发局局长王秉军最近特别忙。

  他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国务院近日正式公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后,“我们正在抓紧组织学习,有些重大事项还需要向国家汇报。”

  然而,业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意见》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内蒙古能源基地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如“窝电”现象,还需要出台具体的配套措施,给予更多的财政支持。而这或许也正是内蒙古能源开发局需要向国家汇报的重大事项之一。

  一年窝电700亿度

  一边是“电荒”,一边却是“窝电”。就在沿海地区面临缺电的情况下,内蒙古的电却送不出去。

  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公司下称大唐托电是一家主要向京津唐地区供电的发电公司。该公司秘书张学渊告诉记者,由于京津唐地区上半年电力供应紧张,该公司今年上半年完成发电量141.80亿度,同比上年增加7.17亿度;上网电量完成133.83亿度,同比上年增加6.51亿度。6月份,该公司发电量更是达到30.08亿度。

  大唐托电有条直接连接京津唐的输电线路,但即使这样,大唐托电今年上半年仍然有近8亿度电没有输送出去。内蒙古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内蒙古每年有700亿度电送不出去。按照内蒙古经信委的统计,截至今年4月,蒙西地区电网富余电源装机约640万千瓦,而蒙东地区装机增速更是用电需求增速的2.07倍。

  而稳定性稍差的风电就显得更为尴尬。内蒙古发改委风电专家组成员、乌兰察布市风电办副主任赵逵举例说,占内蒙古风力资源三分之一的乌兰察布市,去年底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263万千瓦,但目前在正常运转发电的不到200万千瓦,每年因此损失数十亿元。

  多位专家认为,体制问题是导致内蒙古的电运送不出去的主要原因。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邱济洲介绍说,内蒙古境内电网分为蒙东电网和蒙西电网。其中,前者隶属于国家电网公司,而后者则由独立的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运营。蒙东电网负责向东北地区送电,发供电矛盾尚不明显。但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集中了鄂尔多斯、锡林郭勒两大煤电基地和大批风力发电基地,随着电力装机的与日俱增,供大于求的发供电矛盾日益加剧。

  对于内蒙古风电并网问题,《意见》针对性提出,“将内蒙古电力外送通道纳入国家电网建设总体规划,优先安排建设。加快蒙西、呼伦贝尔等煤电基地至华北、华中、华东、东北输电通道前期工作,研究论证锡林郭勒至南京等长距离大容量高电压等级输电通道建设。完善区内500千伏骨干网架,扩大电网覆盖范围,积极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工程。鼓励利用火电输出通道外送部分风电,扩大电网接纳风电规模,配套建设调峰电源,统筹制定风电消纳方案。”

  但是《意见》能否最终破除“窝煤窝电”这一难题,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记者表示。  

  林伯强认为,除了对市场不了解导致能源的积压以及体制上的不顺,运输成本过大也是导致窝煤和窝电的主要原因。将西部富余的电力传输到极度缺电的东部解决两边问题,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长期运输电力成本相当高,过高的成本该由谁买单可能会成为两方相互推脱的焦点。“这就好比道路拥堵的北京,并不是多修两条路就能解决的。”

  邱济洲认为,一方面要破除体制上的阻力,一方面要协调好各利益主体的关系。林伯则建议,中央必须具备协调的机制,在解决机制和地方利益方面,双方各让一步,进一步协商。只有解决了央企顶牛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实施利好政策。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