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巍巍,绿水依依,一片片绿色财富绽放在三门湾大地。这是浙江省三门县新农村建设中,各个名优特色产品的一个缩影。
目前,随着农业改革步伐的迈进、农业技术的更新和提升、农业管理不断积累和创新,浙江三门县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的道路,其中以黄秋葵、沈园西瓜、青蟹、农家乐为代表的一大批农副产品逐渐获得市场认同,在当地和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三门县特色农业在市场中的影响力进一步形成。
百花齐放的新农村
在市场化的今天,特色农业不同于传统的农业,不属于老百姓的必需品,对市场的依赖更大,粗放式经营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集约化生产、经营与管理成为特色农业生存的发展趋势,农业产品也面临着品牌化生存与发展的考验。
在三门县云岚茶叶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总经理娄丽敏为我们做了一个介绍,作为三门县茶叶中代表性产品,该公司生产的大麦茶属传统饮品,冷饮具有防暑降温之功,热饮有助消化。大麦茶含有特定抗癌物质,对癌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饮用大麦茶不会引起失眠,长期饮用具有保护胃粘膜、降低胆固醇及改善便秘等功效,市场价值无限。因此,他们在县新农村办公室的大力扶持下,目前开发了1000多亩高山有机大麦种植示范基地。
而在三门,另外一款茶叶也名誉江南。一位名为方道会的三门人,研发出一款“花之韵” 黄秋葵花茶,被人誉为神秘的茶。之所以神秘,因为黄秋葵其独特的食用价值能够提升人们的免疫力,补充人们身体内所缺乏的钾、钙、铁、锌、锰等矿物质,并且食用方法多且简单。但是在国内真正了解黄秋葵的人并不多,致使黄秋葵的市场关注度并不高。与其他营养品相比,黄秋葵更加绿色,市场前景十分光明。
与此同时,三门的三特渔村农家乐、三门青蟹、沈园西瓜等新农村建设中典型的名优特产也一直被市场高度认可。据三门县新农村办公室主任彭斌辉介绍,近几年来,三门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用现代理念指导农业,用现代手段武装农业,用现代科技支撑农业,用现代制度管理农业,农业财政投入持续增加,农业基础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三门县现代农业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守得住的绿色致富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小康社会"新农村"的范畴。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息息相关。
曾几何时,我们也时常可以看见一些省份的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却付出了牺牲环境的代价。因此,绿色要守住,绿色产品更多打出去,就成了三门县的追求目标。
而事实证明,科学的规划与建设是可以守得住新农村这个绿色致富路的。有专家在点评三门县成功的模式认为,他们抓住了现代农业的主要发展规律,同时更主要的是,解决了现代高效农产品的市场化以及销售的问题。这个问题,一直是困扰三农问题的重要方面,在三门县,由政府牵头,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产品的市场化问题。
但是在市场化过程中依然遇到一些阻力,例如: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市场对三门县农产品的优势和特色不是很了解,其它县市同类农产品的竞争,销售渠道不顺畅等问题。面对这个问题,三门县的做法就是要让农产品的信息与市场需求对称起来,让买家和卖家通过现代的信息渠道进行沟通,进一步提升知名度和认知度,强化三门县特色农业品牌。
如今,三门县的新农村建设事业红红火火,一批有识之士正以饱满的热情耕耘着三门湾的热土。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守得住的绿色,也守得住的致富路”。笔者希望,这样的案例再多些,因为我们看到了人在绿中,一幅“发展新型农业产品,创造新的机制,建好真正新农村”的祥和画卷,正徐徐展开。这是多么美妙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画卷!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