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以企业为主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作者:解佳涛    时间:2011-07-27





日前,安徽省蚌埠市财政局决定设专项扶持资金250万元,资助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科技攻关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此举旨在通过扶持上述3类项目进一步扩大企业影响、优化企业创新环境,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扩散创造有利条件。今年是安徽省的科技成果转化年,加大力度支持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该省上下的共识。


  随着自主创新战略的深入推进,近年来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明显加快,成效显著。安徽省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有力地支撑了该省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来,安徽省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70%以上的科技成果由企业研发并转化,科技成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势头强劲。“十一五”期间,安徽省累计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159.3亿元,年均增长26.5%,其中引进技术合同交易额为87.6亿元,年均增长28.6%。


  安徽省今年1-4月共申请专利10389件,专利授权数达13877件,较2010年分别增长102.5%和188.5%。其中,合肥、芜湖、蚌埠三市申请专利数和专利授权数分别达到5331件和9928件,分别占该省的51.31%和71.54%。在专利转化方面,今年1-4月安徽省共有6922件专利在省内转化,转化率较上年增长68.2%;产学研合作项目1550个,同比增长23.7%。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专利转化量和产学研合作项目数占安徽省比重分别超过71.77%和69.1%,其中合肥共转化专利2255件,较上年增长124.4%;芜湖1890件,较上年增长94.8%;蚌埠823件,较上年增长183.8%。


  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生产力大量积累,高性能汽车发动机和变速器、大吨位数控液压机床、点焊机器人、语音合成、智能交通等研发成果的产业化有力地支撑了安徽省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今年1-5月,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764.5亿元,同比增长45.5%;高新技术产业累计完成增加值706.9亿元,同比增长25.5%;高新技术产业累计实现出口额247.3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合芜蚌三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779.4亿元、增加值448.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1.2%和24.3%,分别占该省的64.4%和63.4%。


  借力产学研


  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产学研合作的支撑。相关资料显示,安徽省80%以上的工业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80%以上的省级科技攻关项目由产学研联合承担。安徽省的自主创新已经从过去由高校及科研院所“扛大旗”转变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创新的新格局。


  为了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安徽省积极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围绕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安徽省充分依托展会对接和网络视频精心打造产学研合作和引技、引智、引资综合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高校及科研院所参与。


  近年来,安徽省在积极办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组团参加北京科博会、深圳高交会等国内知名展会的同时,多次联合并支持该省各市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举办综合或专业产学研对接会,促进创新成果对接转化。据统计,2010年安徽省共组织开展各类产学研对接活动168场次,推荐发布科研成果3126项,成交技术转移项目412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46.15亿元,同比增长29.56%。“十一五”期间,安徽省技术市场累计签订技术合同25826项,较“十五”期间增长23.5%,合同成交总额达159.2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45倍。


  同时,为降低产学研对接成本、提高对接效率,安徽省创建了产学研网上对接和交易平台。该平台拥有科技成果与需求库、专家库、企业库、高校库、科研院所库和服务机构库等六大数据库,企业遇到技术难题可通过该平台及时联系有关专家,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也能藉此寻找“婆家”。据不完全统计,自2009年9月开通以来,安徽省产学研网上对接和交易平台的科技成果与需求库已收集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成果2000多项,入库企业技术难题和技术需求300多项,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产学研机构1200多家,并有20多项科技成果通过该平台对接落实。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