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县: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时间:2011-08-12





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举措,也是解决当前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收入增收缓慢的关键。只有通过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才能满足市场对优质化和多样化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进而实现农民增收。以市场为引导,对农产品进行增值化、品牌化和市场化,是当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三门县农业产业化攻坚战的关键之举。


近年来,浙江省三门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充分利用优越的生态环境,突出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在农业产值增长、农民收入增加以及生态效益提升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1年,三门县大力发展特色农家乐、三门青蟹、沈园西瓜、花之韵黄秋葵、三门湾杨梅等特色产业,规范提升农业各类经营主体,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新发展农业龙头企业6家,培育升级示范性合作社1家,市级规范化农业专业合作社10家。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 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带


农业结构的调整,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提条件。三门县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区域生产力布局、合作分工和功能区建设,着力加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改造升级,适应市场变化,抓特色产业调整,引导优势产业现代化发展,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带。


三门县一是做好产业产品的规划,依据当地农业资源现状和开发前景,制定完善农业产业化重点产业布局、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规划以及现代化农产品加工发展规划。二是抓好优势板块建设,围绕市场和企业发展需求,重点建设蔬菜、水果、海产品等特色农业板块,重点建设标准化的特色示范基地。三是拓展农产品流通渠道,规划全县统一的、多层次的农产品市场体系规划,本着当地产品走出去,外边技术走进来的理念,带动全县农产品交易并辐射周边的农产品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等。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舞动农业产业化龙头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核心是要有一大批进行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三门县坚持以项目建设为统领,把农业产业化的重点放在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上,把发展龙头企业的重点放在鼓励农产品加工项目上。一是引进培育龙头企业,着重瞄准国家产业政策,建立农业产业化项目库,积极包装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争取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二是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重点支持企业现代技术的改造,搞好农产品的加工和深加工。三是破解企业资金难题,搞好农民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对接,建立相互信任合作的关系。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对于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各方面的相应扶持,认真做好培训工作,努力培养新农村下的优秀企业家。


今年,三门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工作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支持下,取得一定成绩。今后仍将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覆盖城乡、通畅便捷的现代化市场体系建设,繁荣农村经济,富裕农民,建设更出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