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蓬勃发展“海西软件”逐渐成为福建名片


时间:2011-08-15





  今年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海西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软件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海西软件”逐渐成为福建的名片。近日,《中国电子报》记者组在深入福建省福州、泉州、厦门三市采访时了解到,福建省在依托软件园区培育龙头企业、发展新业态拓展新市场等方面取得成效,一系列新的思考和举措得到业界的关注和认可。


  龙头企业擎起海西品牌


  “海西”不但是一个地理标志,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象征和文化纽带,承载着海峡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历史使命。福建省提出打造“海西软件”品牌,包含了哪些内涵呢?


  培育一批本土龙头企业,承接台湾软件产业转移及对台软件合作,造就大批立志海西建设的高端软件人才。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得到的“海西软件”印象。


  福建省信息化局局长卢增荣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近年来,福建省营造了良好的软件产业发展氛围,在政策、人才、资源等方面给予企业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海西软件”影响力大幅提升,为福建软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土龙头企业是海西软件的脊梁。今年“软件百强”榜上,福州福大自动化、福建星网锐捷、福建新大陆、国脉科技、南威软件等榜上有名。新大陆科技集团总裁王晶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全球首颗二维码解码芯片的发布,使新大陆核心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用感知识别技术带动物联网发展。福大自动化副总经理黄启汉告诉记者,工业自动化通用技术平台IAP采用稳定的软件架构和灵活多变的组态元件的融合,以适应各种工业自动化应用系统的需求,成为市场“杀手锏”。


  记者了解到,为鼓励软件企业做大做强,福建省每年评选10家福建省软件骨干企业,省市财政按该企业上年度对地方财政新增贡献额给予等额奖励,有力支持了骨干企业的自主研发。


  企业的壮大,背后是优秀人才的支撑。在培养和引进海西软件人才上,福建省使出“大手笔”,每年评选30名“福建省软件杰出人才”,并给予重奖,对于引进的高层次软件人才在生活、工作、职业规划方面则给予优惠政策,近两年已引进高层次人才39人。


  在两岸合作方面,依托福州软件园和厦门软件园,吸引台湾相关软件企业入驻,特别是福州软件园正在兴建的海峡软件新城成为两岸软件业合作的亮点。福州市软件园管委会副主任陈晖说,“新城”将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以及东南沿海最具影响力的高科技创新园区。


  软件园区形成产业集聚


  加快软件园区建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是福建省软件不断做大做强的一条成功经验。卢增荣说,福州软件园、厦门软件园通过不断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形成福建省软件产业的聚集效应,两个软件园区的产值占到全省软件产业的一半以上,形成了一批应用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动漫游戏、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以及通信技术服务产业基地,成为福建软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


  福州软件园和厦门软件园,一个依山,一个傍海,都是风景福地,更是产业高地。陈晖告诉记者,福州软件园产值、税收均占福建省软件业的半壁江山,进入“十二五”,福州软件园将继续发展以信息智能为主体的产业,建设具有海西特色的现代服务产业,通过提升工业设计能力,推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通过培育龙头企业,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


  厦门市信息化局副局长、厦门市软件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刘冬林说,目前,厦门软件园“满二进三”,二期已“满园”,三期项目储备不断增加。为此,厦门软件园三期建设今年将启动,建成集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公共服务配套于一体的高品位高技术产业研发园区,使之成为厦门市软件信息产业发展的新平台。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