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天津市规划,五年后,天津工业总量将翻番,培育形成1个万亿元级产业、2个超5000亿元产业和3个超千亿元产业。6月1日,天津市副市长王治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了上述消息。
王治平表示,根据上述规划,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将达到40%,并可能超过这一比例,装备制造业比重保持在45%左右,八大优势支柱产业比重保持在90%以上产业结构具备高端化的显著特征。
到2020年,天津将构建起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装备制造业为核心、优势支柱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突破6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6万亿元,工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同时,按照上述规划,天津工业创新能力进入全国领先,工业发展模式成为全国示范,工业发展水平争创国际一流,成为我国与世界实现产业对接的创新平台、全国新型工业化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示范和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当前,中国正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现阶段在很多地方,工业领域也都存在调结构的问题,在做大工业经济总量的同时,地方还需要做优做强,对此,天津是如何思考的、又是怎样将转变发展方式落实到工业领域的?
王治平表示,在工业发展上,天津始终坚持“两手抓”的思路,即:一方面,通过引进实施高水平新项目,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壮大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聚集,增强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改造和调整重组,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老企业结构调整。
为此,天津加快了冶金、化工、纺织、轻工等领域的企业整合重组和搬迁改造步伐,在原有四大国有钢铁集团的基础上组建了渤海钢铁集团,成功实施了天碱搬迁改造和渤海化工园建设,整合全市国有纺织企业建设了高新纺织工业园集团,建成了海鸥精密机械加工产业园,提高了产业和企业的集中度,增强了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加大了国有困难企业和劣势企业退出步伐,“十一五”期间累计退出企业1018家。
与此同时,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对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能耗产业中的高污染、低效益企业有步骤地实行关、停、改,累计关停小火电17.5万千瓦、淘汰小钢铁590万吨、小水泥255万吨、小造纸7.49万吨、小玻璃150万重箱、小化工1.8万吨。通过努力,使天津工业逐步走上了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天津市工业总量迈上新台阶,高端产业高地建设取得了新成效,优势支柱产业由2006年的六大产业发展成为八大优势支柱产业,产值由6391亿元提高到1.53万亿元,净增了近9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75%提高到92%,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由80%提高到90%。
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天津已初具规模,产值达到539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32.7%。全市百亿集团达到27家,比2006年增加9家。通过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培育了一批知名品牌,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57件,中国名牌产品达24件。通过推动产业聚集发展,打造了六大产业聚集区和四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了50个特色产业集群。
自天津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天津工业发展速度始终位居全国前列,工业总量先后超过了北京和深圳,与上海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更重要的是,工业规模效益、集约效益、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周雪松 李海楠)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