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打造千亿元级空间信息产业集群


作者:郭涛    时间:2011-08-29





  本报讯 (记者 郭涛) 近日,中关村空间信息技术产业联盟成立。该联盟以“凝聚科技资源、引领技术创新、支撑产业发展、实现合作共赢”为宗旨,抓住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设和空间信息产业爆炸式增长的机遇,创新体制机制,产学研用相结合,规范行业标准和市场秩序,以期在今后的5-10年间,创建一个共享科技大平台,服务行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全力推进空间信息产业的快速成长,在北京打造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年产值逾千亿元的新兴空间信息产业集群。


  空间信息产业是伴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空间信息技术发展而兴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广泛应用于防灾减灾、能源环境、城市发展、交通运输、国防安全和位置服务等领域。近年来,中关村空间信息产业发展十分迅猛,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截至目前,总部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的空间信息领域上市企业已达9家,年收入近百亿元,市值超过600亿元。其中,合众思壮、北斗星通在卫星导航领域;东方红在遥感领域;超图在GIS领域;高德、四维图新在数据地图领域;华力创通在模拟测试领域均处于国内市场的领先位置。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系统生产服务领域,中关村拥有23家北斗系统生产服务企业和一大批北斗系统生产服务的上下游企业。


  鉴于以上雄厚的研发背景和优势,中关村空间信息技术联盟由中关村示范区空间信息产业8家核心企业和3所高校发起组成,其中包括6家上市公司。


  联盟第一任理事长、合众思壮公司董事长郭信平介绍,中关村拥有丰富的空间信息产业资源和较完整的空间信息产业链,主要包括基础构件、终端设备、平台与行业应用软件和运营服务4个一级产业链环节。中关村空间信息技术联盟成立以后,将开展产业战略研究,拟定发展规划,制订行业标准、政策法规,配合政府进行行业规范化管理,推进产业的健康、快速、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将以应用为方向、技术为主线、需求为动力,加快空间信息产业链的形成,提升北京市空间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通过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提升技术竞争力,锤炼出几家能够与国际抗衡的空间信息产业企业。联盟成立后的主要工作方向包括:提供产业健康发展平台、创建行业信息共享平台、构建产业技术攻坚平台、建设产业化促进平台。


  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关村空间信息产业联盟的成立,有利于进一步凝聚中关村空间信息技术领域包括卫星导航、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各种创新资源,进一步增强空间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空间信息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和延伸,也有利于联盟成员单位充分利用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机遇,创新投融资渠道,改制上市。将有望进一步推动建设统一效能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和产业集聚区,推动空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打造产值逾千亿元的空间信息产业集群,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关村示范区的高端聚集、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