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辽宁将整合港口资源加强航运发展


时间:2011-09-02





  辽宁,是我国东北唯一的沿海省份,也是近代开埠最早的省份之一,在港航发展上拥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该省千里海岸线上,星罗棋布着40多个港口。面朝渤海与黄海,背拥工业腹地,辽宁正逐渐成为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四盟走向世界的海上门户。


  数据表明,东北经济区对外贸易85%以上的份额通过港口运输完成,航运在东北振兴中发挥了“主通道”的作用。“十二五”期间,辽宁将继续大力推进港口建设,促进港口资源整合,加强航运发展,奋力扬起蓝色经济之帆。


  始建于1899年的大连港,至今已走过百年沧桑。在这里,记者看到30万吨级油轮正缓缓驶进国内最大的能够接卸45万吨级油船的原油码头。2010年,该码头投入使用,使大连港的原油总体通过能力跃升至8000万吨,跻身世界大型油品专业港口前十位的行列。大连港集团总经理孙宏告诉记者:“大连港凭借有利条件,正在逐步扩大集装箱支线中转的范围,目前已经与渤海湾多个港口有了业务上的互动,力争实现整个东北地区货物出口的低成本、高成效。”


  距东北腹地最近的营口港,在“十一五”期间迅速完成了“二级跳”:2007年,港口年吞吐量突破一亿吨;2010年实现了年吞吐量从一亿吨到两亿吨的跨越。除了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外,营口港更着力在软环境建设上下工夫,与海关、检验等部门合力建设“大通关”的软环境,降低了企业成本,增强了出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为港口自身后续发展积蓄了力量。


  位于我国沿海最北端的丹东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体系。通化陆港打开了制约吉林东部地区国际贸易发展的瓶颈,丹东港由此展开了北上黑龙江、吉林兴建陆港,抢滩现代大型物流体系的新战略。


  作为港口的有力支撑,辽宁省公路建设作用明显。高速公路“内引外联”,打造省内“3小时交通圈”,重点建设连接周边省区的高速公路大通道。长兴岛、大窑湾等主要港区的集疏运通道逐步完善,为辽宁腹地以及吉林、黑龙江两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提供海上门户。1443公里长的滨海公路如同纽带,把沿海港口连在一起,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便捷联系与协作互补。


  在建设过程中,辽宁进一步加大对全省港口资源的整合力度。辽宁省交通厅厅长张铁民说:“我们坚持以项目为切入点、以资本为纽带、以合资合作为主要形式,推进全省港口资源整合,取得了较大进展。‘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港口资源整合,从效益和效率上真正提升辽宁港口群的整体竞争力。”


  “十二五”期间,辽宁规划建设六个亿吨大港,全力打造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全面提升港口的发展和服务水平。“十二五”末,辽宁港口吞吐量将达11亿吨,港口行业接近或基本达到现代化发展水平。

来源:中国交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