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再度率先在全国推出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投融资机制,将通过安排“三个10亿元”、采取“三项配套措施”优化财政支持方式,着力推进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和形成“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服务体系。
“三个10亿元”化解中小企业融资“两忧”
愈收愈紧的资金面,越来越苛刻的信贷条件,不断攀升的民间借贷成本,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当下各地的共同课题。
上海银监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上海有贷款余额的小企业约3.7万户,仅占小企业总数的1/10;特别是小微企业,其融资环境更不容乐观——今年6月末,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的小企业贷款合计仅260.36亿元,较年初减少8.46%,占境内企业贷款和各项贷款比例分别仅为1.25%和0.72%。
为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难、融资难”的问题,上海市再度推出系列安排,在财政政策上拟安排和实施“三个10亿元”。
这“三个10亿元”包括:整合安排总量规模为10亿元的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通过参股的形式支持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做大做强;安排总量规模为10亿元的科技信贷风险补偿金,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力度;设立总量规模为10亿元的投资专项资金,积极探索建立财政、国有投资公司和商业银行共同参与的“投贷”、“投保”联动机制。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不能依赖传统的政府补贴,要以政府资金为杠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3个10亿元,放大10倍就是300亿元。”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财政局局长蒋卓庆说,“中小企业正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我们要为企业转型创造条件。”
“投保贷引”四手联弹
数据显示,上海市、区(县)两级财政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专项资金已从2010年初的11亿元增至目前的23亿元,政策性融资担保机制的引导带动效应逐步显现。截至7月底,上海市已实施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贷款50多亿元,预期今年将突破100亿元,比去年增长60%,专项资金的放大倍数接近5倍。在有了财政担保之后,企业只需缴纳1%的保证金,而且在还款之后,保证金也会退还企业,明显降低企业的负担。
“上海这次出台的政策力度非常大,实际上形成了投(VC、PE)、保(保险、担保)、贷(银行、小贷公司)、引(政府引导)联动的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服务体系。”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说。
上海波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企业,却是无固定资产、无抵押、无担保的“三无”企业。上海银行通过知识产权质押,向企业发放贷款200万元,帮助波汇通信于2009年首家取得了中国4公里4通道分布式光纤消防系统的国家认证,并获得广州亚运工程等一系列项目,进入良性循环。目前,波汇通信注册资本已由最初的20万元增至3000万元。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