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樟树市是全国著名的药都。长期以来,该市把药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目前已形成“药地、药企、药市、药会齐头并进,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一体化”的医药产业化发展格局。近日,樟树市委副书记胡江萍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樟树医药产业已列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十大重点支持发展产业,2010年樟树医药、保健品企业实现工业产值51.5亿元;医药流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8.4亿元,中药材专业市场实现交易额10亿元,全行业上缴税收18908万元。到“十二五”末力争医药产业年实现税收10亿元,药品、保健品年产值200亿元,医药物流年配送额达到300亿元,将樟树建设成为“世界中药之都”。
产业化格局形成
胡江萍说,目前樟树市拥有中药材总面积18万亩,有千亩以上基地18个,种苗基地6个,基地联系农户1万余户,中药材产量5.42万吨,产值3.96亿元。全市有医药企业102家,药品剂型有29种计500多个产品,其中有国家级新产品9个,中药保护品种13个,全国独家品种6个,国家专利9个。全市通过了GSP认证的流通企业22家,经营品种有中成药等12个大类近2万个品规,医药商业企业的销售额占全省的30%。
樟树中药材专业市场(国家级)年成交量10吨,交易额10亿元,辐射全国21个省(市)、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地区。
樟树药交会是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三个药交会之一,从2005年开始升格为由省政府主办。2010年的第41届樟树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成交额达26亿元,同比增长14%。交易会上举行的全省招商引资洽谈会,签约项目23个,合同资金41.8亿元人民币。
目前,全市药业产业中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31件。其中仁和集团的“仁和”品牌从2007年起,连续五年入选“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销售超过3亿元的产品有优卡丹、妇炎洁,超2亿元的产品有可立克,超1亿元的产品有闪亮、正胃胶囊、清火胶囊。2008年,樟树市医药产业集群荣获“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称号,成为江西省惟一入选的县域产业集群。
全市现有为医药企业提供包装、外包设计、印刷的企业30余家,年印刷包装产品销售收入突破5亿元;为医药企业提供货物配送的物流企业30余家,还有1家为企业提供全程服务的专业性公司。
“十二五”瞄准知名度
胡江萍告诉记者,“十二五”时期,樟树市将努力在中药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和可持续化发展上发力,提高该市在国内外的市场影响度和知名度。
形成两个中心。一是医药物流配送中心。通过政策引导,将全市23家医药流通企业和省内一些规模较小的医药商业企业,通过自愿重组或联合等形式,整合重组成为仁和药业、纵横医药和康力医药三大医药物流集团,并全部入驻占地2800亩的医药物流园,力争将樟树发展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医药物流配送中心。二是保健品批发配送中心。发挥在建的中国保健品交易中心项目集聚效应,依托传统樟交会的声誉和影响力,吸引国药励展等大型会展公司进驻布展,并争取成为中国保健品展览会中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影响最广的保健品交易盛会,将樟树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保健品批发配送中心。
打造三个平台。一是打造药品交易电子商务平台。利用先进技术整合提升企业,进行信息联网,实现库容、品种对接,统一管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一键式”、“一体化”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体系。二是打造中医药历史文化展示平台。依托仁和“中医药博览园”项目,让数千年的中医药文化得以集中展示并传承发展。三是打造药业信息平台。加快“樟树药材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广泛吸纳国内外中药材交易、品种开发、种植基地、合作交流等综合信息,使樟树药材信息服务中心成为国内中医药产业“信息港”。
建设四个基地。一是建设现代中药材生产种植基地,加快药材种苗繁育基地、中药工业药材原料基地和中药材出口商品基地三大基地建设,力争到2015年,符合GAP标准种植基地达30万亩。二是建设中医药、保健品研发基地。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建立中医药科研中心,加大对独家产品、特色品种、重点品种和传统名优品种的二次开发,提升中药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樟帮”制造向“樟帮”创造转变。力争到2015年,创建省级以上医药领域工程技术研发中心5个。三是建设中药材种植、加工炮制人才培训基地。在挖掘保护现有“樟帮”炮制技术及人才的同时,依托农业工程学院和南昌航天理工学院充沛的师生资源,开办专业研修培训班。力争到2015年,培育中医药中高级人才1000人。四是建设中医药养生保健基地。加快实施新恒基养生旅游开发、樟树阁皂山道教养生旅游开发等项目,将药文化与古文化、道文化、自然风光、现代养生等概念融合,打造世界级中药养生体验基地,将樟树打造成为“中国养生第一谷”。
来源: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