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周付民记者孙中杰)日前,河南省三门峡市出台《加快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业化发展实施意见》,决定在成功申报卢氏黑木耳等10 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基础上,用3 年时间再发展两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三门峡市是全国拥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最多的地级市。该市质监部门在推广地标保护工作中认为,实施地标保护产品产业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三门峡市决定,再用3 年时间,使全市地标保护产品发展到12 个;建立完善12 个地标保护产品综合标准体系;建立15 个地标保护产品标准化示范区;全市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0 家以上、市级达到200 家以上;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全市农户15 万户以上。
三门峡市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确保《加快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业化发展实施意见》目标的落实。一是建立完善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体系。加快制定符合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特色的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标准、生产技术规程,重点完善化学肥料危害、农药兽药残留、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方法标准。二是推进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做到有机构、有体系、有本子、有牌子、有碟子“五个有”的要求,积极推行统一品种、农资、技术规范、包装、品牌销售的“五统一”生产模式。三是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打破所有制、行业等限制,快速扩张,壮大发展;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健全动态监测分析制度。四是实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推进战略。提升申报成功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壮大企业的发展实力,加大扶持力度;确定培育的品牌,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并进行规范、统一的形象设计。五是建立健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中介服务、人才培训、宣传信息和信息查询4 个平台。六是完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业化发展利益机制。积极推广合同契约制,鼓励实行股份合作制,倡导建立风险补偿制度。
来源:中国质量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