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欧阳维民刘艳)前不久,贵州丹寨县政府出台《丹寨县申报丹寨硒锌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实施方案》,启动丹寨硒锌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工作。该县县委、政府在丹寨硒米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高度重视特色产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品牌培育,大力发挥品牌优势,拟全面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推进当地富硒产业的快速发展。
据丹寨县质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08 年开始,该县启动“质量兴县”工作,以质量提升为目标,以品牌培育为重点,对相关产品生产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和帮扶,加大督促和指导企业产品质量提升的力度,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育。针对丹寨县的产业结构,重点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品牌培育建设的突破口,以丹寨县具有独特条件和初具规模的丹寨硒锌米作为品牌培育的第一个产品,积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于2010 年7 月获批,进一步扩大了产品知名度,在上海世博会上,丹寨硒锌米卖出140 元/公斤的“天价”。在2011 年贵州省名牌产品评价中,丹寨硒锌米入围。
通过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贵州省名牌产品,丹寨县政府结合“ 工业强县”战略,由质监、工商部门牵头制定印发了《丹寨县加强推进品牌战略实施意见》,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强化品牌企业的政策激励措施,推动企业争创品牌,对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及不同级别“ 名牌产品”的企业,由县政府给予相应的奖励。贵州地处硒锌地质带上,其中有丹寨、开阳、凤冈3 县的农产品极具硒锌特色。在丹寨县,适宜硒锌米种植的耕田面积约3000 多公顷。丹寨县黔丹公司于今年获准使用丹寨硒锌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通过公司+农户模式,有效带动了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丹寨县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独特,受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等生产环境的影响,产品品质优良,且富含人体所需的硒、锌元素。2010 年,贵州省共有21个产茶县成为中央财政现代农业茶产业发展资金项目县,丹寨县是其中之一,并已连续两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 全国重点产茶县”。随着茶叶标准化示范区的深入推进,茶叶品质逐年提升,种植面积稳步增长,现已达5000 公顷,年产值超过6000 万元。在贵州的黔东南地区,县制规模都不大,丹寨县人口不到20 万,目前,水稻与茶叶种植成为全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来源:中国质量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