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奥米流体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福财日前返回温州;因老板 “跑路”而停产的温州最大眼镜企业信泰集团也宣布复工……
温州,中小企业稳住
近几个月来,有关温州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资金链紧绷、企业主出走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本月初,温家宝总理亲赴温州调研,要求妥善处理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强调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温州的中小企业最新情况怎样?政府和相关金融机构采取了哪些扶持举措?企业又从这一“风波”中获得了什么启示和教训?本期的这组报道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和思考。
——编 者
压力普遍增大,但温州企业总体状况并未出现太大异常
温州奥米流体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福财日前返回温州;因老板 “跑路”而停产的温州最大眼镜企业信泰集团也宣布复工……近一个月来,一个个好消息让人们看到:在温州,中小企业稳住了。
今年以来,国际市场持续低迷,加之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压力普遍增大。温州,由于外向度极高,所受冲击更为明显,一些地方发生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资金链紧绷、企业主出走的情况。
一位常年研究温州经济的学者告诉我们:“其实,与前几年相比,温州企业的总体状况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异常。误读加谣言传播,加剧了企业的恐慌。”
温州GDP占全国总量近1%。因各种原因出走的老板有几十名,相对于14万家中小企业来说,比例只是十万分之几。不过,在一些媒体聚焦下,资讯迅速发酵膨大:“近九成温州人或家庭参与民间借贷”、 “资金链断裂”、“倒闭”、“跑路”成了描述温州的热点词语。
根据温州市工商局统计,1—9月份,温州全市新增市场主体81303户,其中新设企业14717家,注销企业3293家,企业数量仍持续增长。从经济效益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8%。从信贷质量看,温州市是全国贷款质量最高的城市之一,不良贷款率仅0.37%。
而对于温州“家家参与借贷”的说法,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周松山解释:完全是误读。去年为了解民间借贷资金来源,该行工作人员向300个从事民间借贷的监测户发出了300份调查问卷,最后收回266份有效问卷,其中显示有89%的家庭是资金出资方。这300个家庭本身全部都是民间借贷利率监测调查的对象,是有特定统计范围的,根本不是针对全市的调查。
解近忧、谋远景,浙江上下齐发力,企业家重拾信心
尽管温州中小企业面临的情况,不像外界猜测的那么严重,但浙江省委、省政府仍予以高度重视:“要把这次事件,看作是对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又一次督促和倒逼。我们既要帮企业解决眼前困难,更要帮助企业谋求长远发展。”
一系列旨在对中小企业强根固基的帮扶政策迅速出台:
——省财政出资10亿元建立中小企业再担保基金;
——加大信贷资金保障力度,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实行差异化监管政策,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促进民间借贷规范化,加强民间金融监管,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地方金融改革;
——加快地方金融改革创新,支持已有12家地方商业银行通过增资扩股、上市融资等方式,切实为中小企业服务;
——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实行企业缴纳社会保险暂缓或补贴政策,引导企业兼并重组;
——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对暂时经营困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具有转型升级条件的企业,贷款优惠。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