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黄松甸镇已经拥有“中国黑木耳之乡”的称号,成为东北地区最大、全国知名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以黄松甸镇为代表的很多乡镇,都是通过政府引导、部门联动走出了一条出口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路。
现在,吉林省9个地市州已经有8个建立了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已基本形成了以粮谷、人参、鹿茸、肉类、禽蛋和土特产品等出口大宗产品和特色品种为主,以种植和养殖为重点的示范区建设工作新格局。吉林各地的特色种植、养殖产业依托自己的优势,走出自己的致富之路,也为特色农产品出口这个吉林的朝阳产业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据悉,已经创造了优质品牌辣椒种植基地规模、辣椒粉生产能力、冷冻辣椒出口量和辣椒红色素单机日产规模四个全国第一的金塔集团,自2004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辣椒产品全产业链的建设,施行规模种植,集约经营,实现全程机械化,创建现代化农场,产业链涵盖辣椒种苗培育、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科研全过程,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了金塔在品种、品质、质量、规模、成本、安全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在没有大量资金投入,没有龙头带动的地方又该如何发展自己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呢?
“我们黄松甸镇种植食用菌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但原来的食用菌种植,都是各家各户单打独斗,整个市场处于无序状态”,黄松甸镇从事食用菌系列产品及土特产品的营销孙淑梅说,“现在通过镇里统一协调,大家一起买菌种,一起参加园艺技能培训班,一起管理,我们真正实现了食用菌的产、供、销的一条龙。”
黄松甸镇特色农产品出口之路似乎格外艰辛,在这个林木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黑木耳等菌类生长的小镇,不用龙头企业引领也能达到家家种木耳,户户有灵芝的局面。几十年种植经验的积累,让这里的黑木耳、灵芝等菌类的品质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准。本以为依仗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可以在国际市场大展拳脚的黄松甸镇农民遇到了销售这一瓶颈问题。这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没有统一的管理,没有规范的经营,再好的东西也没办法走出国门。
关键时刻,当地政府积极行动起来,首先于2004年举全镇之力建设了食用菌批发大市场,当年投入使用,并被确定为“农业部定点市场”。几年来,大市场建筑面积不断扩大,已经创下了年销售量1.2万吨,销售额5亿元的佳绩。在2007年,当地政府再次重拳出击,于当年开始举办食用菌产品展示暨经贸洽谈会,平均每届展会的参展商均达到50余家。黄松甸镇的食用菌产业仅在2010年的食用菌产品展洽会上,就拿到了1.2亿元的订单。
如何适应出口食品、农产品对外贸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从根本上全面提升吉林省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水平,为出口产品开辟绿色通道,使吉林省食品、农产品出口保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无疑成了吉林检验检疫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2010年初,借助“长吉图”建设的东风,吉林检验检疫局恰逢其时地提出在全省范围内建设质量安全示范区的想法。
有了好思路,贵在行动。随后,检验检疫人员的身影活跃在吉林大地,他们组织人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农产品产业优势、特色、现状和存在问题,同时借助 “三个一”工程,发挥人才、技术、政策优势,以示范区建设发挥技术扶持为手段,以促进食品农产品出口为目标,以出口基地为纽带,加强了对全省出口食品农产品企业的统一监管,并引导和帮助其建立疫情疫病防控、农药和药残监控、质量保证等体系,从源头抓好质量,逐步建立起食品农产品从品种选育、试验、种植、收获、加工整理、包装上市等严格的标准体系。加快了进出口食品农产品示范区建设,逐步使粗放型的种植生产加工经营方式向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