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近年来,随着国家《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的实施,内蒙古自治区从抓奶牛改良、推进规模化标准养殖、加强生鲜乳收购监管可控等方面入手,一举突破了奶源瓶颈,实现了奶业优化升级。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农业部大力支持下,内蒙古奶牛良种补贴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已由2005年的390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4010万元。荷斯坦奶牛良种补贴已全面覆盖,成年泌乳牛平均年单产达到5吨以上。乳用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也纳入补贴范围。
内蒙古各地通过开展建档立卡等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奶牛系谱和档案资料,加强了对奶农和配种员的培训,提高了饲养管理水平和配种服务技能,提高了奶牛的配种受胎率,提高了个体产出水平。内蒙古还通过推进规模养殖场建设,提高了规模化养殖水平。自2008年实施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以来,国家对内蒙古投入的规模养殖资金已达1.97亿元,重点支持养殖场(小区)的水、电、路、粪污处理、防疫、挤奶等配套设施及饲草料基地建设,累计改扩建奶牛养殖场(小区)394个。内蒙古配合国家推进规模养殖政策,自治区出台了《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划纲要》,计划建设200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到2012年,全区100头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的奶牛存栏比重将达到60%以上。
目前,内蒙古乳产业形成了以呼、包二市及呼伦贝尔为核心区的东西部两大优势生产加工基地,牛奶设计加工能力达到880万吨,液态奶、奶粉、冰淇淋等销售量均居全国首位。伊利、蒙牛两家企业双双进入世界乳业前20强。据了解,经过近年来多方面政策的积极引导,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奶牛存栏、原奶产量、加工能力、加工企业销售收入均居全国第一,优质奶源基地和乳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作者:丁铭 邓华)
来源: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