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住宅库存突破12万套,压力超过2008年


时间:2011-11-14





北京可售住宅套数创30个月以来新高,成交均价今年首次跌破2.2万元/㎡

  随着“金九银十”的消散,11月份被指是开发商们“最后的机会”。即便是诸多房企纷纷加大推盘数量和促销力度,但京城住宅成交依旧无法给力——截至11月10日,北京住宅库存套数高达12.04万套,其中住宅可售期房套数达到8.26万套,未签约住宅现房套数达到3.78万套。链家市场研究部指出,北京住宅库存已经创30月来最高,库存积压1万套的时间缩短35%,压力超过2008年。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11月第一周北京住宅成交均价约为21237元/㎡,这是除去十一黄金周之外,北京地区今年成交均价首次跌破22000元/㎡。

  而因限购而导致成交情形较差的大户型住宅项目上,价格回落显著。链家数据显示,整体看来,大户型前8个月成交均价在27000元/㎡以上。而进入10月份以后,大户型成交均价约在23000元/㎡,整体价格每平米回落了4000元。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统计,8月底北京住宅可售套数总量为10.82万套——这意味着,在2个多月的时间里,京城住宅库存积压逾1万套!而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认为,北京住宅库存积压1万套的时间缩短了35%,压力超过2008年。

  有绿城“前车之鉴”,开发商们已经意识到,再好的房子也要卖出去才能缓解日益增加的资金压力。

  即便身为龙头房企之一的金地集团,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目前最为重要的,就是尽快实现销售。至于土地市场抄底或是寻机扩张,并非公司中短期内的策略重点。

  11月9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公示称,包括北京东方时代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477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证书被注销。

  伟业我爱我家副总裁胡景晖就表示,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原因之一在于很多中小房企在住宅市场向上时参与到住宅开发建设中来,不过随着调控的深入,住宅市场的风险正在逐步加大。因此,出现中小开发商率先撤退、不再申请延续工商营业执照等情形。

  WIND数据进一步指出,截至10月底,国内房地产企业股权交易累计达到93宗,总交易额为300.8亿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规模近1倍。

  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中信证券11月发布观点认为,房企所有的努力都不能改变自身的命运,只能期待外界环境的改变。“不降价的产品固然没有任何出路,降价本身却也未必能够打开局面”——WIND房地产行业周报如此诠释中信证券观点。

来源:证券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