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早在3000多年前,震撼有力的创新之音响彻了中华大地;
100年前,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提出创新所包含的五个方面,第一次把创新引入了经济领域……
无论是纵观历史,还是横阅当今,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乃至区域之间,所有进步和落后的差异,都是由是否创新所致。一切竞争归根结底都是创新能力的竞争,都是创新速度与效率的竞争。在国际经济形势日益复杂多变的今天,地处我国东北的长春高新区为了把握发展机遇,实现优质快速发展,正在掀起一波激荡人心的创新浪潮……
创新思维模式 园区布局突破
对于世界来讲,200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人们不得不开始思考,今后该怎样应对。
对长春高新区而言,2008年则是一个关键的节点。这一年年末,长春高新区组建了新一任领导班子。在当时的形势下,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摆在他们面前:未来将如何带领长春高新区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长春高新区新任领导班子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通过全面分析认识到,危机过后,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必将进行深刻调整,而国家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长吉图”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加快启动建设,长春高新区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创新就是要想别人没想到的东西,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于是,长春高新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技规划为先导,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聘请国际一流团队,精心制定了《长春高新区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简称《战略规划》)。
长春市副市长、长春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孙亚明认为,国家高新区应勇担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使命,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要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科技资源富集、创新平台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密集等优势,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产学研有机结合,积极构筑企业、大学院所、中介机构和高新区“四位一体”的创新体系;要进一步加大对国家高新区的扶持力度,在科技投入、科技专项、财税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早日把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具有强大科技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创新中枢。
根据《战略规划》,长春高新区未来将打造成长春市产业升级的主导区、吉林省高新高端产业的集聚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北亚高新技术合作区,并建设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地。
《战略规划》突出地体现了长春高新区领导班子的创新思维,特别是在园区布局上进行了重大突破,从高新区空间位置、环境承载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出发,统筹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以产业园区(基地)为载体,构建梯度分布、专业集聚、特色突出、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布局,形成通贯高新南北区的西南——东北向的空间发展主轴,沿轴线两极方向推进南区和北区两大区域的开发建设。
其中,长春高新区南区坚持内涵式发展,重点建设创意与软件产业园、动漫产业园和商务体育休闲中心,提升既有的汽车及零部件、光电子、生物与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能级,大力发展以软件、动漫产业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加速金融、科技产权交易等高端服务业集聚,形成长春南部城市副中心功能。
长春高新区北区发展重心是打造环境、强化功能、集聚产业,开发建设长东北城市生态湿地公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集聚各类生产要素;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生物与医药、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精优食品加工等产业,使之成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和长东北开放开发的示范区。
为了确保创新目标的实现,长春高新区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深化调整体制机制,先后进行了四轮思想解放。2008年末,长春高新区组织领导干部赴苏州、上海等地高新区进行学习考察,并聘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学者前去授课,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2010年初,长春高新区构建了三大支撑体系和两大服务体系,同时建立了企业化用人机制,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适时组建了南区、长东北核心区、长德新区三个分区管委会,实行“一级核算、二级管理、分灶吃饭”的管理体制,形成“高位统筹、分区作战”的管理新格局。2010年,长春高新区组织领导干部分两批到西安、成都、武汉、深圳、广州等7个国家高新区进行了学习考察,回来后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组织开展重点工作“回头审”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了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的信心。2011年8月,长春高新区组成考察组专程赴西安高新区、曲江新区进行了深入学习考察,回去后召开了专题汇报会,并组织园区干部对外地先进经验进行了深入学习,在全区再次掀起了思想解放的热潮。
经过近3年的奋斗和拼搏,长春高新区目前基本完成了既定的任务目标,园区经济社会进入转型升级、优质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