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是创业板的最大受益者,创业板推出后,借助上市契机,中关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快速崛起成为行业龙头。创业板已成为中关村培育新兴产业领军企业的摇篮。
11月10日,在创业板推出两周年之际,一场以“创业板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主题的中关村科技金融高峰对话活动引起业界高度关注。
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证监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关村管委会、中国证券报社共同举办的此次高峰对话,吸引了来自政府相关部门、基金公司、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主要负责人,以及活跃在中关村的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中关村上市公司和拟上市企业代表共约400人的热情参与。此次高峰对话意在总结创业板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经验,结合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实践探讨创业板中关村板块形成的原因和示范引领作用。
中国证监会创业板部副主任李量,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陈鸿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不久前刚刚担任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的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清科集团创始人倪正东以及中关村创业板上市公司代表作为对话特邀嘉宾,在现场展开了一场精彩的高端智慧对话。
对话嘉宾一致认为,创业板引领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显著提升中关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促进跨区域投资,以及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应进一步显现,从而极大地促进了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创业板崛起中关村板块
中关村和创业板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或许是一种巧合,就在创业板推出的当年,2009年3月国务院做出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决策;而当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首批28家企业集体鸣锣上市时,来自中关村的企业就占据了其中近两成。
专家认为,2009年中关村和创业板同时成为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两大抓手。创业板建设和中关村示范区建设相得益彰,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中关村是创业板的最大受益者,创业板给中关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中关村也是创业板的主力军,是创业板中最重要的上市公司资源基地。二者成功对接、互促互补,珠联璧合,结出累累硕果。创业板市场已然形成了中关村板块。”据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介绍,目前中关村上市公司总数已经达到195家,其中有40家在创业板上市。截至2011年10月31日,正式公开发行的中关村创业板上市公司37家,在全国占比13.7%,区域板块家数排名第一;创业板中关村板块总市值为1538亿元,占创业板总市值的18.1%,市值规模亦排名区域板块第一。不仅如此,创业板中关村板块还拥有良好的美誉度,其整体盈利能力、成长性和分红比例远高于创业板平均水平,一批在创业板上市的中关村企业成为领军企业、行业龙头、创新标杆,受到广大机构投资者的普遍青睐。中关村创业板上市资源丰富,还有近40家公司的上市申请正在审核中,经过辅导备案的公司近100家,符合创业板上市财务指标的企业有1000多家,中关村代办股份报价转让试点挂牌企业即将突破100家。
李量认为,创业板中关村板块的形成可以说是厚积薄发。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关村集聚了大量政产学研金等方面的创新资源优势。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高地,现在该是中关村“开花结果”的时候了。
陈鸿桥认为,从创业板中关村板块两年的实践来看,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中关村示范区至少带来五方面变化或趋势:资本市场发育和利用程度已成为中关村综合竞争优势的关键性、标志性指标;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相互渗透明显增大;政府的支持手段更有针对性,更符合市场规律;初步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创新型企业群体开始形成;带动中关村股份制经济发展,成批的股份制企业开始出现。陈鸿桥期望创业板中关村板块能够成为中国最具创新引领能力企业聚集的一个板块。
此次高峰对话,李稻葵首次以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的身份亮相。他用“制高点”来概括创业板中关村板块。李稻葵说:“中关村本身是北京乃至全国的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的一个制高点。而创业板推出两年来形成的中关村板块也可以说是创业板的一个制高点,相信这个制高点的作用在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持续表现出来。”
倪正东用“务实、创新、坚持、信任”8个字来阐述中关村企业的内涵。或许正是因为拥有这种创新文化,中关村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数量最多。
创业板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
专家认为,创业板市场开板伊始即以促进自主创新和成长性企业为主要支持目标,创业板启动之后进一步明确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促进重点,这些制度安排使资本市场的创新资源更加有的放矢地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配置。由此,创业板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产生强力推动,带来举国创新机制和自主创新环境的根本改观,形成产业创新的新生态,开创了新型股权投资理念和文明。创业板的明确定位与国家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紧密契合,与一大批中关村创新型企业发展的阶段性需求紧密契合。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