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淄博市副市长,淄博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庄鸣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可能不会想到,地处内陆的淄博高新区正在大刀阔斧地建设6个特色产业创新园、5个产业示范基地,做大做强3个有色金属新材料板块,不断优化完善5大创新创业环境,全力打造一座生态和谐宜居的现代科技城。
如果不是亲耳所闻,你或许不会知道,淄博高新区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已经找到一条新路,单独成立的农工委拥有人、财、物自主权,在妥善处理社会事务和“三农”问题的同时,为整个园区专注于科技创新创造了一个和谐稳定的大后方。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你一定不会感受到这里从决策层到普通工作人员身上那种彻彻底底为企业、为人才服务的意识与精神。在淄博高新区,政府助力产学研合作的案例比比皆是,并且走出一条“论文—专利—产业化创新项目—产业化终端”的科技成果转化捷径,催生创新创业人才从学生、博士到专家、老板的角色转变。
值此国家高新区建设2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来到淄博高新区,并就高新区发展专访了淄博市副市长,淄博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庄鸣。
“到淄博高新区之前,我在淄博市发改委工作了6年,在淄博市外经委工作了8年,对经济工作比较了解。”庄鸣表示。也许正是由于这段经历,庄鸣在2006年年底成为淄博高新区掌舵人之后马上开始在体制机制、产业布局、城乡规划等各方面注入创新理念。用他的话说,国家高新区就应该回归科技创新的主阵地角色,一切以创新为重!
发力特色产业夯实创新基础
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淄博高新区在鲁中这块积淀着齐风古韵的土地上诞生了。“淄博高新区成立之初,周边还是一片乡村田野。近20年来,淄博高新区经历了初创阶段、‘二次创业’阶段和创新发展阶段3个时期。”庄鸣说,1992-2002年,在几乎没有国家财政投入的情况下,淄博高新区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实施、自我加压、滚动发展”的思路,依靠原始资本的不断积累和科技资源的不断聚集,围绕高新技术、基础设施、招商引资三大战略目标,先后投入40余亿元初步完善了各项基础设施,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入驻发展,成为淄博市经济增长最快、投资回报率最高、创业环境最优、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型城区。
进入21世纪,淄博高新区经过“二次创业”和“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已逐步成为鲁中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示范区、自主创新的引领区、科技创新的核心区。2010年,淄博高新区获科技部批准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并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快速发展,在土地资源有限、社会事务繁杂的情况下,淄博高新区的发展曾一度陷入瓶颈期。“二次创业”该如何定位?思路主导出路,崇尚自强实干精神的庄鸣给淄博高新区上紧“发条”:将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科研资源、人才资源等整合聚集起来,针对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进行研发,对高新技术成果进行转化,提升产业比较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产业研发高地。
经过科学论证,淄博高新区提出了建设国内一流特色产业创新园区的目标。同时,在发展定位上,提出要建成鲁中地区自主创新的引领区、科技创新的核心区、高新技术产业的示范区,在淄博市范围内发挥聚集、辐射、带动作用,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扩散和技术创新的梯度转移。
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2007年下半年,在广泛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淄博高新区按照“专业化划分、孵化器+加速器”两大功能合一的模式,提出了规划建设集科技研发、企业孵化和产业化示范工程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创新园的创新模式构想。至此,包含6个特色产业创新园、5个产业示范基地、3个有色金属新材料板块、5大创新创业环境的“6535”创新和发展赶超工程拉开帷幕。
“具体来讲,就是全力推进先进陶瓷、现代医药、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品6个特色产业创新园建设,加快规划建设功能玻璃、无机非金属纳米材料、先进陶瓷、现代医药、先进装备制造5个产业示范基地,做大做强铝加工、钛合金和不锈钢3个有色金属新材料板块,不断优化完善服务、政策、人才、生态和社会5大创新创业环境。”庄鸣认为,这些根基的建立将大大夯实淄博高新区的创新能力。
“十一五”时期,淄博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营业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5%、24%、23.5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比2005年翻了一番。园区企业达4000余家,创业中心累计毕业企业99家,高层次人才领办、创办、参办的企业达57家。无机非金属材料、现代医药、电子仪器仪表等专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已基本完成并投入使用。园区拥有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淄博创新投资引导基金、齐鲁创新投资3个风险投资公司;建立了由淄博高新区管委会控股的担保公司,为科技企业和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发展打造了良好的融资平台。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