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品牌家纺企业纷纷叫苦不迭,感叹今年收获欠佳。小型企业更是苦不堪言,他们表示往年还能捞到肉吃,今年却连汤都没喝到。
江苏海门是全国最大的家纺生产和批发基地,大小家纺企业共计3000余家聚集于此。他们的产品不但占据国内四成以上的市场份额,还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近年来叠石桥家纺市场的建成,更让这里成为全国家纺行业的缩影。
创品牌一直是小企业近年努力发展的方向,然而恶化的外贸经济形势和萎缩的内销市场,让他们无心更无力做品牌。
生存第一
在海门,小企业几乎占了4/5的比重。今年对小企业来说格外困难,无论是内销还是外贸,都受到巨大阻力。资金问题愈加严重,很多小企业连生存都存在困难,更难顾及创品牌、求发展。
金融危机爆发于2008年,但是3年后的今天,国际市场仍然未见起色。海门70%的小企业是以外贸加工为主,今年的形势让他们感到十分无奈。与往年相比,今年国际市场成倍地萎缩。“以往,我们都要加班加点地赶工,而现在需求小了,工厂不用也不敢满负荷开工。”一家小企业老板抱怨道。
国际市场的萎缩已令诸多企业举步维艰,国内市场销路不旺更是雪上加霜。靠天吃饭,已然成为了过去时,但是今年偏暖的天气却真的有可能砸坏众多小企业的饭碗。“距离冬至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南方的天气还是这么暖和,北方的气温也没有往年那么低。这对棉被等御寒家纺产品影响非常大。有些企业六七月份生产出来的产品到现在还堆积在库房中。”海门市叠石桥家纺协会副秘书长姜新这样谈到。
市场萎缩是一方面,此外,还有招工难题,工人越来越少,而工资越来越高。如果任由工人离去,企业就无法接单、无法开工,原有的客户就流失了。可是在没有订单时,养活工人给本身利润就不大的小企业增加了沉重的负担。怎么算,小企业都是亏。
融资难得
创品牌一直是家纺行业发展的口号,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导向。然而,创品牌不是空手套白狼,而是需要足够的资金运作。“现在,谁不知道做品牌有前途?但是在做品牌前,我们得先保证生存。连活下去的力量都没有,企业靠什么创品牌?”一家小企业负责人说,“我们算了一下,要想推出一个品牌,最起码需要3000万~5000万元。”一些小企业已经开始尝试转型升级,想要打造自己的家纺品牌。但是通过前期调查准备发现,做品牌的资金需求量大得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