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贵州省,将以多民族文化为纽带,在全省构建 “一核四区”特色文化产业网。
贵州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日前通过“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提出,贵州将充分发挥多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引导产业集聚发展。贵州将把贵阳建设成为以阳明文化为特色,以会展为重点,集创意设计、演艺娱乐、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数字内容等产业于一体的聚合功能明显、辐射带动力大的文化产业核心区;建设黔东南、黔南苗侗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遵义赤水河——娄山关长征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铜仁环梵净山生态与佛教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毕节、安顺、六盘水、黔西南自然景观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喀斯特文化产业集聚区,形成各特色文化区域联动发展、与周边省区市优势互补、重点融入珠三角区域的多民族文化产业格局。
据了解,贵州将依托中心城市和景区景点,加快建设省 “十大文化产业园”和 “十大文化产业基地”,建成一批特色文化城镇和大型文化旅游景区,带动发展一批民族文化特色乡镇村寨,创建20个以上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100个以上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此外,贵州将以 “多彩贵州”品牌为龙头,形成一批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群,以文化提升产品价值,以品牌促进文化消费。贵州将鼓励企业实行低票价、低收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采取补贴等方式,引导广大群众进行文化消费,加快形成一批文化产业中介机构和投融资平台。
来源:人民铁道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