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富民,吉林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作者:徐文营 李丹    时间:2011-12-23





在人们以往的印象中,吉林总是与重工业联系在一起,汽车、石化、钢铁等支撑起这个老工业基地的发展之路。然而近几年来,“吉林文化”却实实在在地成为这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影,享誉全国的“吉版图书”、“吉林期刊”,亚洲最大的动漫人才培训基地吉林动画学院……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正把人们的目光引向变革中的吉林。

  12月5日,吉林省委九届十二次会议召开,明确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吉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实现科学发展,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提供强大支撑。

  记者日前来到这片文化热土。虽已是隆冬时节,天寒地冻,但发展中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却暖流涌动,春意盎然。

  从“文化惠民”到“文化富民”,吉林老百姓充分享受到富足的精神文化生活

  走进吉视传媒用户体验中心,数十块屏幕组成的电视墙让记者眼前一亮:节目点播、家庭娱乐、可视电话、在线交易、电视上网……所有这些功能都可以通过一台电视机实现。“吉林有线电视网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不仅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要求,而且有近2000名工作人员为用户提供24小时上门服务。这得归功于全省广电网络实现了彻底整合。”吉视传媒副总经理王力波介绍说。

  王力波告诉记者,如今,农村居民也不满足于看看电视、听听广播了,他们需要更为丰富的视听内容和更多更大的选择空间。有了更广泛的群众支持,如今全省400万有线电视用户中,有300万户实现了有线电视数字化。

  有线电视全省一张网,资源的整合不仅有效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更给吉视传媒带来了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迅速提升。2008年到2010年,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增长47.44%,净利润年均增长207.79%。

  “我们将文化与民生融为一体,把”文化惠民“扩大到”文化富民“的范畴,让文化产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表示。

  今天,文化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大,文化的影响力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如何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成为广大文化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每晚19点30分,吉林省长春市东北风剧院都座无虚席。“许多外地人来长春,点名要看东北风的二人转演出。”吉林省东北风二人转艺术团艺术总监梁学田对此很是自豪。如今,这里的二人转不仅转出了名气,还转出了国门,在刚刚结束的澳洲巡演中博得满堂彩。

  传统的二人转如何能博得观众欢迎?梁学田告诉记者,他们有自己的法宝。原来,从2002年艺术团成立时起,他们就致力于推广健康二人转,杜绝低俗,兼顾传统与现代元素,将二人转的诙谐幽默充分表现出来。

  梁学田介绍说,“我们从2005年开始排演了《红色记忆》、《长征颂》等新节目,还用二人转的形式宣传道德楷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吉林省文化厅厅长林君告诉记者,吉林正在加快构筑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更好地融合,“文化产业不仅要贡献经济增长的GDP,还应能提升广大群众的精气神,这样才有更强的生命力。”

  记者在吉林省新闻出版局了解到,去年吉版一般性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位列全国第二,出版了诸如《农村种养》、《社会主义新农村丛书》等一批适合农民阅读的小册子;期刊《演讲与口才》最高发行量曾达到113万份,《意林》仅用7年时间就成长为“中国励志第一刊”,月发行量突破200万册;《杂文选刊》、《幽默与笑话》、《做人与处世》等原有名刊也都拥有稳固的读者群,很受市场认可。

  近年来,吉林省坚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2008年以来,省、市、县3级共有27项重大城市文化基础设施竣工并投入使用;新改扩建乡镇综合文化站614个,建设农村文化大院4800家、农家书屋7030个;5089个行政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达到8792个,每年送戏下乡3000余场。(徐文营 李丹)

来源:中国经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