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3月开始,由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市长陈建华等市领导分别带队,组成9个调研小组,从推动专业批发市场、国有经济、制造业、外经贸和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总部经济、培育新业态、推动提升金融集聚辐射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等9个方面,深入市内各区和企业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研。
昨天,广州市召开产业转型升级大会,万庆良、陈建华分别结合调研报告结果,部署广州打造城市创新体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抢占经济制高点。
在一个小时的发言里,万庆良两度表示广州要痛下决心自主研发核心技术,“要拿出大动作、新气魄,不然广州永远落后!”而陈建华在将近一个小时的发言里,则两度表示:“我们承认落后,不甘落后,更要摆脱落后!”
人口、资源、政策红利走到尽头,广州新一轮发展的动力何在?
以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
广州为何选择这个时机召开产业转型升级大会?
万庆良说,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强调,要着眼于全球产业发展和变革的大趋势,瞄准世界产业发展制高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要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走绿色发展之路。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指出,广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要抢占金融、科技、总部等经济制高点,要在推进产业存量升级的基础上,致力提升产业增量,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陈建华透露:“这一届政府的目标是,‘十二五’期间经济继续保持年均两位数的增长,经济总量到2015年赶上香港、2016年赶上新加坡。按照实际管理人口1600万计算,到2016年,广州的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水平的城市行列。”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那么,广州的产业往哪里转型、怎样升级?
“我认为重点是坚持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融合化、国际化和低碳化的方向,以金融、科技、总部经济为抓手,大力推进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培育壮大新业态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强化创新驱动,抢占经济制高点,真正进入创新引领、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万庆良表示。
他回顾了广州过去30年发展史后表示:“我们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政策红利,差不多走到尽头了,现在只有靠改革红利、人才红利、体制机制的红利,特别是科技创新的红利,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
因此,万庆良指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广州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是必由之路。”要全力打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制度创新为根本、以人才创新为支撑、以企业创新为主体、以载体创新为抓手、以服务创新为保障的城市创新体系。
关于构建广州城市创新体系,万庆良现场要求副市长陈志英、王东牵头,用3个月时间拿出一揽子工作方案,在此基础上,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会议。
短板一
穗R&D经费支出低于全国全省水平
会上,万庆良痛陈了广州的科技短板,尤其是广州的科技投入与先进城市相比远远不够。
他拿起手边一叠厚厚的报告,现场读了起来:“2012年广州市R&D经费支出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是260亿元,而北京是1063亿元,上海是679亿元,深圳是488亿元,天津是361亿元。2012年广州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1.9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8%和广东省平均水平2.17%,北京是5.95%,深圳是3.77%,上海是3.37%,天津是2.8%。”而且,这几年广州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不升反降!
此外,广州对科技的财政投入与其他城市也存在巨大差距。“‘十一五’期间,广州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经费中,共安排2.6亿元用于支持基础科学和技术研发,占市本级财政公共预算不到1%。广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科研活动中,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占R&D内部投入比重的4.41%,北京是9.04%,上海是7.37%。”
再者,“2012年,广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73家,开展R&D活动的只有674家,比例为15.4%;有科技机构的376家,比例为7.9%,也就是八成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没有开展R&D活动,九成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没有科技机构。”万庆良问台下各区、各机构的负责人:“我们能否研究对策?市区两级帮扶企业时能否与科技机构、R&D结合起来?能否把企业作为创新主体?能否将开展R&D活动的企业从674家上升到1000家、2000家?”
说到这里,万庆良有点激动了:“我们拿几十亿、几百亿、几千亿出来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家眉头都不皱一下,半句不同的意见都没有。而科技投入这块,关系广州未来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我们能否在思想观念上加以突破?”他说,深圳近年来政府财政对科技的投入都比广州多,“广州虽然不说跟深圳持平,至少达到一半或者八成以上行不行?这考验大家对广州未来是否负责!”
陈建华也透露,广州集中了全省70%的国家级研发机构,可产出的科技成果不相匹配。其间,他两度表示:“我们承认落后,不甘落后,更要摆脱落后!”
短板二
世界500强总部位于广州的仅两家
除了科技弱,总部经济也一直是广州的短板。
陈建华表示,广州总部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商务设施、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开放程度等指标排在全国前列,但总部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与北京、上海等城市存在较大差距,来自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500强以及央企总部和地区总部的企业还不够多。
陈建华毫不讳言:“广州高端要素集聚辐射的功能不够强。”他透露,276家总部企业中,世界500强企业总部位于广州的仅两家,少于北京48 家、上海7家和深圳4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6家,少于北京127家和上海403家;法人金融机构32家,与全国同类机构相比,在知名 度、资产规模、综合实力方面差距较大。
为此,广州要在发展壮大总部经济上取得新突破。今后,要通过重点引进一批、大力培育一批和积极壮大一批的思路,发展一批跨国公司总部、大型央企总部、民营企业总部和国企航母,打造一批总部经济示范区,推动总部经济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和提高水平。
陈建华指出,力争到2016年,认定总部企业500家左右;世界500强企业达到3-5家;中国500强企业达到25家左右;形成10家左右千亿级龙头企业;建成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总部经济中心。
短板三
金融与产业融合不够紧密
金融杠杆作用没充分发挥
除了科技、总部经济,金融是广州的第三大短板。
陈建华指出,要在提升金融集聚辐射力上取得新突破。他介绍,广州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贷款余额、保费收入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证券交易额、期货代理交易额也居全国大城市前列。“但金融与产业的融合还不够紧密,金融作为资源配置的杠杆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下一步,必须加快建设广州国际金融城、广州民间金融街、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南沙现代金融服务区等四大金融功能区和全力打造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广 州股权交易中心、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等金融交易平台,争取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吸引更多金融机构的总部或区域性总部落户,带动高端要素资源聚集,增强区 域金融中心的集聚辐射功能。同时,要积极推动企业上市,鼓励发展汽车金融、航运金融等产业金融,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力争到2016年,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600亿元,占GDP的8%以上。”陈建华表示。
广州经济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经济继续保持年均两位数的增长,经济总量到2015年赶上香港、2016年赶上新加坡。按照实际管理人口1600万计算,到2016年,广州的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
出路
痛下决心自主研发核心技术
“我说了这么多,结论是什么?结论是必须痛下决心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深圳等先进城市在自主研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所以才有城市核心竞争力,这启迪广州 痛下决心,在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上拿出大动作、新气魄来推进,不然广州永远落后。如果只满足传统商贸优势,广州往后的竞争优势就没有了,产业竞争力就没有 了!”
就此,万庆良提出下一阶段的任务,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是抓创新政策。“大幅提高科技研发投入,要力争2016年前提高到100亿元以上,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明显增加。”
二是抓创新平台。“学习借鉴北京中关村经验,进一步明确‘2+3+11’平台创新功能定位,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基地,支持一批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倍增计划。”
三是抓创新研发。大力支持源头创新,加强重大科学技术装置建设,激发高等院校创新活力,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广泛开展研发国际合作。
四是抓创新型企业。实施创新型企业成长路线图,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创新商业模式。
五是抓创新服务。深化工商登记制度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营造鼓励创新创造的良好环境。
六是抓创新型人才。积极引进高端领军人才,积极参与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以及省“珠江人才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实施“羊城高层次创新创 业人才计划”,运用“千人计划”南方俱乐部等平台,面向海内外引进高端领军人才。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加快构建人才交流体系,形成有利于创新驱动的金字 塔形人才结构。
同场加映
广州市发改委主任潘建国透露
两年后上市公司达150家
在昨天的广州市产业转型升级大会上,市发改委主任潘建国解读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抢占经济制高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他介绍说:“《指导意见》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条主线三个三’。”即围绕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这条主线,突出金融、科技、总部经济三个重点,把握新业态培育、制造业高端化、专业批发市场转型三个抓手,强化产业平台、开放合作、营商环境三个支撑。
金融方面,提出到2016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以上,上市公司突破150家,加快建设股权交易中心、启动碳排放权二级市场交易、争取设立创新型期货交易所以及规划建设互联网金融集聚区等。
科技方面,提出到2016年全社会研发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5%以上,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6%以上。
总部经济方面,提出到2016年认定总部企业500家左右,世界500强企业达到3-5家,针对总部企业偏少、总部资源争夺激烈等问题,提出制定实施总部企业引进计划、组建总部招商专责小组、出台统筹规范各区总部企业引进工作的政策意见。
此外,《指导意见》要求着重抓好“一路一区一圈一带”建设。抢抓国家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机遇,争取国家和省在重大战略规划、重大项目及专项资金方面支持,研究将南沙龙穴岛打造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园区。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抓住申报设立自由贸易园区的机遇,加快引进央企总部、港澳企业职能总部及各类后台服务总部等入驻广州。
·张林·
60家批发市场两年内完成转型升级
“力争今年每个中心城区树立1家批发市场示范企业,培育创建2-3家省级国际采购中心,两年内完成60家批发市场转型升级。”昨天,市经贸委主任王旭东解读了《关于推动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
王旭东还说,以花都狮岭皮革皮具、增城新塘牛仔服装两大批发市场群为试点,结合城镇扩容提质,明确转型升级的年度目标、项目,着力提升市场交易、信息化应用、产业联动、展示与国际化经营功能及物流服务水平,引导其向现代展贸交易中心发展,示范带动全市批发市场和专业镇转型升级。
·张林·
产业转型升级七大动作
1、加强与发达国家的产业合作。推进广州开发区中欧区域政策合作试点,加快建设中欧城镇化全面合作示范城市。开展赴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家的专题招商活动,加强汽车、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合作。加快建设广州邮轮码头,适时发展对欧洲邮轮航线。
2、争取国家支持将外国港澳律师事务所在南沙设立代表机构及其派驻代表执业初审权、代表机构年检权、对港澳居民通过律师特许执业制度安排在南沙申请成为专职律师的审批权下放给南沙新区实施。
3、推动建设南沙、黄埔大型邮轮游艇码头,优化提升珠江夜游等特色项目,加强与港澳地区邮轮旅游业合作,吸引国内外大型邮轮公司入驻。到2016年,初步建成华南地区邮轮游艇休闲度假中心。
4、力争到2016年,认定总部企业数量500家左右。到2020年,广州建设成为跨国公司华南地区总部和国内企业总部高度集中的亚太地区重要总部经济区。
5、设立广州市金融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首期规模为5亿元,对机构落户广州、引进和培养金融高端人才、金融创新和研究等进行奖励和补贴。
6、大力引进央企总部型企业。成立大型央企总部招商专责小组,建立招商目标库,实行靶向式敲门招商,吸引更多央企总部型企业落户广州发展。支持央企在广州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形成区域金融总部、研发总部、制造总部、营销总部、结算总部、采购总部等职能型总部。
7、申报建设自由贸易园区。继续积极配合省申报自由贸易园区,完善总体方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配套制度。探索在自贸园区内试点对港澳投资者在服务业领域的投资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研究制定与国民待遇不符的负面清单。
·张林·
数说差距
2013年,广州市百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200件,低于北京的4129件和上海的2032件;广州市获得的国家科学技术奖15项,远低于北京的75项和上海的52项。
2012年末,广州市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数为80人,而武汉、苏州、上海在2011年已分别达到77人、81人和178人。广州两院院士仅为上海的23%、北京的4%、南京的33%、武汉市的56%。2010年底北京、上海和深圳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分别为10万人、9万人和4万人,而广州仅为3.5万人。
广州世界500强企业只有两家,分别是南方电网、广汽集团,少于北京48家、上海7家和深圳4家;广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6家,少于北京127家和上海403家。
城市发展特别是中心城区发展的空间受限,未来几年广州年均用地指标仅12平方公里,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率,仅为香港的1/8、新加坡的1/6。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