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文化产业发展有了新“蓝图”。近日,江门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江门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下简称《规划》),确立了江门文化产业的近期、中远期规划。据江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有关负责人透露,《规划》将在近期正式下发文件并生效。
《规划》描绘了江门从2014到2020年的文化产业发展蓝图,明确了各阶段的发展目标,并提出未来江门将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重点建设八大文化主体产业、九大文化产业基地以及35项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打造“一圈三区九大基地”的文化产业总体布局。
未来七年打造“一圈三区九大基地”
“《规划》的期限为2014年至2020年,其中近期至2015年,中远期为2016年至2020年。”五邑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志坚是负责编制《规划》工作专家课题组的主要成员之一,他对《规划》寄望甚深,“未来江门将建成‘一圈三区九大基地’的文化产业总体布局,这也意味着江门的文化产业确立了未来七年的发展路径。”
据了解,“一圈”是指江门将借广东省建设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圈的契机,与珠海、中山等珠西城市共同打造“珠江西岸文化创意产业圈”。
而据刘志坚介绍,“三区”分别为国家级华侨文化体验区、广东省文化旅游示范区、广东省文化及相关产品制造业集聚区;九大文化产业基地则包括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工艺美术品产业基地、文化创意和设计产业基地、印刷产业基地、会展服务产业基地、文化用纸产业基地、演艺视听设备及器材产业基地、侨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影视文化产业基地等。
此外,《规划》还确定了八大文化主体产业和35项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其中,前者包括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文化产品辅助生产、文化用品生产、文化创意与设计、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娱乐等8个文化产业,后者则包括27项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和8项文化产业引导性项目。
江门市宣传部有关负责人透露,上述大多数项目都设定了具体的时间表,并将在2020年前建成投入运营,届时江门的文化产业总量和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到2015年,全市各类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将达到3500家,文化产业增加值1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到2020年,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将达到5000家,文化产业增加值24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6%。”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滞后制约产业发展
目前,江门的文化发展已初具规模,近年来已逐步形成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文化产品辅助生产、文化创意和设计、文化用品生产、新闻出版发行、广播影视、工艺美术品生产等结构逐步优化、门类较为齐全的文化产业体系。
江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提供的数字显示,2012年江门全市共有各类文化生产经营法人单位3000多家,文化及骨干产业增加值61.4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约3.2%。而在重点行业方面,江门目前拥有印刷企业1300多家,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印刷及记录媒介复制业总产值达到35.72亿元; 2012年江门全市约有1200多家古典家具企业,总产值50多亿元;2012年全市从事动漫的企业约有30多家,缤果动漫每年生产的衍生品8000多种,与科信动漫同为动漫行业的龙头企业,已逐步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尽管江门已形成初步的文化产业体系,但目前国内各地政府普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尤其是江门邻近的珠三角发达地区利用其有利的区位、资源、市场及产业、技术等优势,已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占得先机,对江门市发展文化产业所需的人才、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都带来了较大的竞争压力。
对此,刘志坚认为,江门至今尚未形成科学健全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迟迟未能建立,是江门文化产业发展未能占得先机的一大原因。“从区域发展来看,江门目前的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蓬江区和新会区,其他市(区)的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从产业结构来说,江门文化产业经济总量偏小、产业链条不完善、园区建设滞后、传统文化产业比重过大;从业人员来说,江门目前文化产业领军及相关人才匮乏,高素质的文化创意、文化经纪、经营和复合型人才缺乏。
作为入选《规划》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之一,位于新会紫华路的古典家具一条街的衰落颇能代表江门文化产业如今的尴尬处境。作为“中国古典家具之都”,新会古典家具的产销量曾一度名列全国第一,但如今已逐步被浙江东阳、福建仙游甚至邻近的中山大涌超越,甚至沦为生产基地,如今在古典家具行业中只能占据“微笑曲线”的最低点位置。
对此,江门市古典家具行业协会副会长、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泽添颇为无奈。“新会大多数传统家具企业都不注重设计、工艺环节,无法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他呼吁,目前新会古典家具行业所产生的利润与其国家级名号极不相称,“现在古典家具市场的竞争,不是企业间的竞争,也不是专业市场的竞争,而是区域的竞争。政府要出台政策引导行业理性发展,注重新会古典家具的传统文化内涵,提高产品的文化附加值。”
链接 江门文化资源有何优势?
“总体而言,江门的文化资源底蕴深厚、丰富独特、特色鲜明。”在五邑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志坚看来,江门并不缺乏发展文化产业的“材料”,关键在于如何整合发展。
江门是中国第一侨乡。刘志坚认为,中西文化在江门的不断交融,形成了厚重多彩的侨乡文化特质,“开平碉楼、台山洋楼、长堤风貌街区等富有特色的建筑正是侨乡文化的外在体现。”而在历史人物资源方面,江门也是名人辈出,“陈白沙、梁启超、冯如等人在中国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此外,江门还拥有易建联等为数不少的明星。
在文化旅游方面,江门具备丰富独特的资源优势。据江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便已成为广东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2013年,侨批档案成为广东省首项世界记忆遗产;此外,开平碉楼和梁启超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荷塘纱龙等七项民间艺术和民俗艺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门侨乡嘉年华、侨乡旅游节等节庆活动的影响力也日益提高。”
而在新会崖门海战旅游文化区总经理何艳芳看来,江门的海洋文化资源特色鲜明,同样是发展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元素。“崖门曾是宋元海战的发生地,至今仍保留有赵公祠、杨太后墓等南宋文化资源。”此外,台山上川岛上也拥有中西宗教文化交流代表人物西班牙传教士方济阁墓园、“海上丝绸之路”驿站“花碗坪”等珍贵遗迹。
来源:中国经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