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将构建“海上丝路”4小时交通圈


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2014-10-22





  广东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对外经贸交流最为发达的省份,也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省发改委主任李春洪在此前向外国媒体记者介绍时就表示:“从历史的渊源、对外交流合作的经验、自身经济实力以及区位方面来看,广东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都具有突出优势,在实施这一国家战略中应积极有为,有所担当,作出自身应有的贡献。”

  广东与东盟进出口占总额的23%

  记者从省发改委了解到,广东与沿线国家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是中国内地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最活跃、人文交流最密切的省份之一,特别是经贸合作居龙头地位。

  广东是中国内地与东盟经贸合作量最大的省份。统计显示,2013年广东与东盟的进出口总额达1022.1亿美元,同比增长10.7%,占中国内地与东盟进出口总额的23%。

  广东也是中国内地与东盟双向投资最多的省份。2013年,广东来自东盟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11.5亿美元,占中国内地吸收东盟资金的14%。截至2013年底,广东累计在东盟投资达25.8亿美元,占中国内地到东盟投资的9%。2013年,广东在东盟承包工程营业额达41.5亿美元,占中国内地的19.8%。

  同时,广东交通枢纽作用突出。2013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达4.55亿吨,居全球第五位;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为2329万标准箱,居全球第三位。湛江港是中国内地东部沿海离东盟各国航线最短的区域性枢纽港。粤港澳港口群已成为全球通过能力最大、水深条件最好的区域性港口群。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中心的航空港,通往东盟和南亚各国的航空航线达100多条,是中国内地与东盟和南亚地区相互联系的主要航空枢纽。

  此外,广东与东盟的社会文化交流较为密切,对外交流资源丰富。祖籍广东的华侨在东盟地区近2000万人,占中国内地在东盟地区华侨总数的1/2,在人文上相亲相近。广东是中国内地前往东盟最大的出境游客源地,也是东盟来中国内地旅游最大的入境游目的地。2013年广东出境到东盟的游客达426.9万人次,来自东盟的游客达234.7万人次。目前广东是外国在中国内地设立总领事馆最多的省份,有47个国家在广州设立了总领事馆,其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除缅甸和文莱外都在广州设有总领事馆。广东已与5个沿线国家设立了11对友好省州或城市。

  建立与沿线国家旅游便利签证合作机制

  省发改委透露,根据国家的部署,目前广东正在积极研究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接下来,广东将本着互相尊重、互利共赢、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稳步推进与沿线国家在贸易、投资、交通设施、社会文化交流、旅游、海洋经济等领域的合作。

  在贸易合作领域,下一步,广东将扩大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规模,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扩大进口特色产品,建设贸易促进平台。如设立境外经贸代表处,为开展经贸活动提供服务;实施《广东省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建设规划》,建设一批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进口商品交易平台。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中之重是“走出去”。在投资合作领域,广东鼓励有条件的广东企业赴沿线国家投资,推动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跨国经营方面的深度合作。在农业领域,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沿线国家开展农业综合合作开发,开展热带水果、渔业养殖、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在制造业领域,结合沿线国家的发展需要,推动有实力有优势的企业到沿线国家设立生产基地、营销网络和区域总部;参与沿线国家公路、港口、能源、市政、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道路联通是关键。广东将深化与沿线国家在港口、机场、陆路交通方面的合作,构筑联通内外、便捷高效的海陆空综合大通道。如着力提升广州、深圳枢纽机场航线网络通达能力和综合服务保障能力,构建与沿线国家主要城市“4小时航空交通圈”;共同推进与东盟地区陆路通关便利化,构建“无缝衔接”和“零距离换乘”的中国内地与中南半岛的陆路主通道。择机开通广东至东盟等国家的客运班车、货运车辆运输。

  一直以来,旅游都是广东与沿线国家的合作重点和热点,下一步,广东要进一步发掘合作潜力,开发新的旅游合作项目。如争取国家支持,建立广东与沿线国家旅游便利签证合作机制,方便旅客来往;联合沿线国家,策划开发跨境的丝绸之路主题旅游线路;加强国际邮轮配套设施建设,策划“重走丝绸之路”邮轮航线;鼓励广东企业到沿线国家开展旅游投资合作,共同打造精品旅游目的地。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