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双转移战略(“腾笼换鸟”)是广东2008年5月29日提出的,具体是指将珠三角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时至今日,当年的“腾笼换鸟”政策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事实上,该战略提出以后一直饱受争议。战略提出的当年正巧遇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倒闭潮”和“民工返乡潮”同时出现,“压缩了中小企业生存空间”的质疑声不断。但据广东经信委的相关负责人回应,所谓“腾笼换鸟”,并非过河拆桥,它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重新规划产业布局,实现“双转移”;二是帮助企业实现产业升级,最终实现整个珠三角的产业结构合理化、科学化,以更强大的姿态应对未来的国内外竞争。
争议之下,数据却也给出了一种评判:过去几年,广东“双转移”成效突出,珠三角“腾笼换鸟”、“扩笼壮鸟”步伐加快,而纺织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其“腾笼换鸟”又有哪些表现呢?
在珠三角,传统产业、加工贸易产业不是简单的“腾笼换鸟”,而是在“凤凰涅槃”。走进广州轻纺交易园联合交易大厅,巨幅电子屏上,广州商品交易所等7个平台的数据实时刷新。细看,大厅顶部的装饰竟是老厂房的“工字架”。原来,这里曾是华南缝纫机厂和五羊—本田摩托车厂所在地。两家老厂历史上最高年产值28亿元,而被“低碳改造”为轻纺交易园后,每年创交易额650亿元。“珠三角一塞车,全世界就断货”,这一传奇却长久停滞在“U”型微笑曲线的底端。而今,前补研发、后强品牌,中间还转产利润率高的产品,珠三角传统产业“浴火重生”,正把微笑曲线变成底部抬高、更为平坦的“大笑曲线”,加工贸易的生产模式已有55%是“委托设计+自主品牌”。
本届广东服装周期间,132位服装设计师的设计展赢得众多好评,而主办方广东省服装协会更是引入商业百货、专业市场、行业机构、买手组织、知名品牌、权威媒体、产业资本、电商平台等与设计师进行全面深入对接,为他们提供产业、商业、资本、传播的全方位支持,从市场角度推介实力派设计师,让设计创意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设计师中有很多则是“自主设计+委托加工”模式,品牌附加值和设计附加值被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受重视。
对于东莞凤岗镇首家上市企业都市丽人(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来说,"腾笼换鸟"则更似为"扩笼壮鸟"。首先,在政府政策支持下置地用作开拓新品牌,并收购土地厂房筹建物流分发中心。再通过"瘦身"来"健身",对加盟店实行直营化管理,通过健全的营运架构直接控制加盟店及自营店,不涉及分销商或多层次的加盟商。在都市丽人的"扁平化"管理模式中,不管是加盟店还是直营店,从选址、开店到进货、补货、产品陈列,再到员工培训均由公司统一管控。这种"无忧保姆"式的管理方式在保持公司与加盟商良好合作关系的同时,更让公司对加盟店的各种营销活动能进行有效监控和指导。同时,各个门店的各类数据实时反馈回总部的IT系统,公司可以随时了解门店中各种在售产品的售卖热度、库存情况。在动态大数据的帮助下,生产环节进行科学地下达生产订单的增减指令。其次,都市丽人公司的电商模式与其他服装企业的电商业务模式不同,公司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将线上平台的赢利返还给对应的经销商,从而让线上、线下整合营销,广受加盟商好评,都市丽人最终也达到"强身"的效果。
而在互太纺织董事长尹惠来看来,转型、升级与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没有先进生产力发展就没有转型,而没有升级转型也没有更高水平、可持续的发展。互太纺织正是在整体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纺织企业承压负重的情况下,去年公司的销售收入、利润都实现了增长,尹惠来的体会则是"把环保的事做好,把节能减排做好,生产成本就会下降,利润也会提高,互太的今天,是持续坚持资源优化、绿色生产换来的",而互太也是这种思维的受益者:人均产值上升109.9%,人均利税上升77.4%,产值1180万元/每亩,利润180万元/每亩。
作为中国羊毛衫名镇的大朗,拥有数控织机超过4万台,是全球使用数控织机最集聚的地区,目前已实现百分之百的机器换人,最大生产效率比人手提高6倍以上,成为东莞市"机器换人"的典型。该镇毛纺织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一个工人只能操作一台手摇横机,实现机械化后,一个人可操控6~8台数控织机。尝到机械化发展的"甜头"后,数控机在大朗得到普及。近期,该镇再次制定出台扶持政策,安排2亿元财政资金资助企业,有力地推动东莞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及实体企业的转型升级。
很显然,问题在发展中产生,也制约了发展。但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只能靠发展来解决。在这方面广东率先破题,也在新常态下交出了自己的新答案。(卢晓彦)
来源:中国纺织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