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复同意,于2015年9月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它也是粤东西北地区第二家国家高新区,承载着培育后发地区发展新动能,发挥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核心作用,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的使命。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后的一年多来,清远高新区以建设国家高新区为核心抓手,以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为主要措施,围绕“国家创新创业特色区、环珠三角生态科技新区、全国新材料产业高地”的战略定位,通过创新发展思路、创新体制政策、加速平台建设、推动人才创新、营造创新氛围、强化主体创新等多措并举,全面加快科技创新各项工作,科技创新能力、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发展明显提升。一年多来,清远高新区撸起袖子加油干,接连斩获国家火炬高性能结构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国家高性能金属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等“国字号”招牌,实现了“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初步具备了率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占新材料产业制高点的基础和氛围。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创新发展思路
2015年9月2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清远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作为粤东西北地区第二家国家高新区,清远高新区被寄予了改变粤北以及粤湘桂周边地区发展局面的厚望,以其较强的引领示范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开拓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地区经济转型起飞。清远市委书记葛长伟曾指出:“创建国家高新区,是对粤东西北地区走出创新发展新路径的积极探索。”
跻身国家高新区以来,清远高新区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国家高新区为契机,以“人才高新”战略为抓手,不断完善科技政策支撑,全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园区引进和培育了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并获得了多个“国字号”品牌,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为充分发挥清远国家高新区的品牌效应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促进清远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双提升”,清远市政府出台了《清远高新区“一区多园”管理试行办法》,以清远高新区为龙头,带动市内其他分园区在更高层次上打造支柱产业,推动更多更好的优质项目落户清远,引领高端产业发展。同时,集聚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资源,促进各分园区充分利用主园区的关键技术研发中心、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和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人才资源,整体提升清远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从而进一步加快清远产业转型升级。目前,佳纳能源、蓝林科技已实现总部及研发中心设在清远高新区核心区,生产设在清远高新区华侨工业园,并在此基础上引进国外内高端人才,实现进一步发展。埃力生高科以及正在洽谈中的中科佳3D打印也明确将总部设在清远高新区核心区,生产基地分别布局在英德和清新两个分园区。2017年,清远高新区继续积极探索新路,吸引珠三角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内产生的优质科技项目到清远落地产业化。
在国家高新区的金字招牌下,一年多来,清远高新区已初步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发展,构建了政产学研合作、信息交易服务、投融资、人才、科技基础设施、研究开发等多平台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形成了对邻近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
创新政策体系
地区经济的发展、“双创”工作的落实,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在政策体系建设方面,清远高新区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引导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支持激励园区内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各类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晋级后的一年多来,在广东省、清远市出台相关科技政策的基础上,清远高新区密集出台了《清远高新区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清远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与管理办法》、《清远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清远高新区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暂行办法》、《清远高新区中试企业认定及扶持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在创新创业、科技与金融融合、科技服务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策体系,并对区域经济及科技的发展发挥着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一是政策所涉扶持项目涵盖团队创新创业、企业自主创新、科技孵化平台建设等多个方面,覆盖面广,普惠度高。二是实行叠加奖补,支持力度大。所有扶持政策均在国家、省、市奖补基础上进行“加码”、“补缺”。三是创新性实行“事前扶一把,事中强监督,事后优奖补”,增强动态激励,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从“未曾想”变“大胆想”,从“有计划”变“计划提前”。四是实行一年两次申报审批,及时兑现政策,增强政策激励效应。同时,针对重大科技项目,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方式实施重点扶持。通过设立科技专项资金、科技金融发展引导资金、科技企业孵化器专项资金等方式,清远高新区每年统筹安排4500万元支持团队创新创业、企业自主创新、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科技平台建设等发展。自升级为国家高新区以来,清远高新区财政已兑现科技扶持、产业发展奖励资金6120万元,合计181家(次)企业受惠。
在行政服务体制建设方面,2013年清远高新区、清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建成并正式对外开展服务,实行“两区一体”管理模式,整合两区资源,强化高新区经济管理、科技创新发展职能,并在广东首创“审管分离”新型审批模式。两区政务服务中心成立两个审批组,主要负责办理清远市委托高新区、清远市下放或委托清城区以及清城区原有的住建、人防、环保、发改、经信、外经、水务等经济建设类审批事项。该模式自启用以来,两区政务服务中心所有的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均提速50%以上,部分事项甚至提速80%以上。
晋级国家高新区一年多来,清远高新区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实体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目前,进驻网上办事大厅部门共有34个,进驻服务事项586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347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171项,社会事务服务事项68项,100%开通了在线申办功能,网上全流程办理率达73.6%,上网办理率达78.5%,网上办结率达70%。
自清远高新区、清城区2016年底被列为“全国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第二批试点地区”后,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重点对行政审批运行体制和机制改革进行创新尝试。今年6月,成立了清远高新区(清城区)行政审批局,主要负责开展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工作,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将清远市委托高新区实施的经济管理审批事项以及清城区发改、经信、住建、环保、商贸、水务、人防等部门涉及项目投资建设领域的行政许可事项以及与行政许可密切相关的管理事项,交由清远高新区(清城区)行政审批局统一实施。
加速平台建设
为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清远高新区全力推进园区科技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小型科技企业及创新创业者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重点支持园区天安智谷、华南863科技创新园这两大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发展。2016年,园区华炬科技企业孵化器获批成为粤东西北地区首批国家级孵化器,并在2015年度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评价中,荣获A类评价;天安智谷智汇空间获批成为清远首家国家级众创空间;华大健康电商孵化园、天安智谷科技企业孵化器获批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
清远高新区主动与清远市相关部门对接、引导科技项目入驻两大科技服务平台。目前,天安智谷已有入驻企业118家,其中天安智谷孵化器在孵企业43家、天安智汇众创空间进驻企业20家,另与近200家企业达成意向进驻。华南863科技创新园已有在孵企业152家,其中包括墨墨科技、巨劲无人机、昊鼎机器人、炜鑫生物科技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科技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以来,为促进各大孵化平台加快发展、提挡升级,清远高新区率先在清远市制定出台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办法及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孵化器建设发展。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孵化器培育单位和国家级孵化器分别给予一次性50万元、100万元的奖励,对获得广东省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试点单位的给予一次性50万元的奖励。
此外,定位为国家火炬清远高性能结构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广东聚航新材料研究院于2016年7月底正式开业,实现了清远市新型研发机构零的突破。目前,已有红外光学材料团队、陶瓷薄膜电路团队等5个团队进驻该院。研究院下设的中试加速基地已引进新兴热塑性聚氨酯永久耐黄变功能膜中试生产线和聚合物功能复合材料中试生产线等2个项目。
推动人才创新
清远高新区借助天安智谷、华南863科技创新园等科技服务平台及聚航新材料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多措并举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大力支持、鼓励人才团队申报国家、省、市人才计划。依托“扬帆计划”、“起航计划”等省、市人才工程,协助精旺新能源引进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崔玉峰博士团队、进田企业引进中山大学化工学院陈旭东教授团队。协助精旺新能源获得省扬帆计划财政500万元引进人才团队专项资金。
晋级国家高新区一年多来,清远高新区引导区内科技服务平台加快推进“科技人才市场”的构建,规划组建“企业家俱乐部”、“人才之家”、“清远市留学人员创业园”,有力促进了创新载体建设,推进了人才聚集发展。先后引进或共同合作的“千人计划”人才、长江学者、青年拔尖人才、省“扬帆计划”人才等专家共30多人。
目前,清远高新区已起草《清远高新区创新创业人才扶持暂行办法》,计划每年安排不少于3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吸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加快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并对人才创新创业扶持、住房补贴、企业研发平台补助、企业招才引智奖励、创业培训和服务等方面制定详细的奖励标准。
晋级后的清远高新区,不仅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进驻,也引领着本土人才转型。进田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赖坤洪便是其中的典型之一。进田企业原来以生产再生金属为主,从进口拆解到铜管、电线,企业利润呈“断崖式”下降。2014年,进田企业与深圳天安集团共同投资创办“清远天安智谷科技创新产业园”项目,天安智谷以建设广东省双创示范基地为目标,致力打造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助力清远产业转型升级。
营造创新氛围
晋级后的一年多来,清远高新区组织承办了多场重大科技活动,并以“双创”活动为抓手,营造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增强区域对创新资源的吸聚力。清远高新区牵头承办了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启动仪式、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市场与技术对接清远行、2016年全国新材料高峰论坛暨广东聚航新材料研究院开业典礼、华南863石墨烯跨界高峰论坛、粤东西北孵化器建设高峰论坛、2016年广佛莞清港澳台七地经济论坛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赛事和论坛。其中,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市场与技术对接清远行是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首次把市场与技术对接活动直接落地清远高新区;2016年全国新材料高峰论坛暨广东聚航新材料研究院开业典礼特邀了中国科学院谢毅院士、中国工程院王玉忠院士参加并作专题报告,近20位国内新材料领域顶尖专家、教授出席了论坛;华南863科技创新园举行的石墨烯跨界高峰论坛是全国石墨烯行业的高规格盛会,云集了全国石墨烯领域最具权威性与知名度的博士和投资人;粤东西北孵化器建设高峰论坛搭建起粤东西北后发地区孵化器建设管理模式交流与合作平台;2016年广佛莞清港澳台七地经济论坛有效推动了广佛莞清港澳台合作交流平台的建立。
在积极组织各类“双创”活动的同时,清远高新区大力组织园区内优秀科技项目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组织红外热成像传输材料团队、昊鼎机器人、墨墨科技、诺巴特智能设备、巨劲无人机等一批优质项目参加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其中,红外热成像传输材料团队获得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总决赛新材料行业团队一等奖;组织诺巴特智能设备参加第五届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得广东“众创杯”大学生启航赛暨第五届大学生创业大赛企业组银奖;组织特信超导、墨墨科技、昊鼎机器人、聚益新材、精旺新能源、巨劲无人机参加清远首届创业精英大赛,6个项目均被评为精英创业团队。
强化主体创新
清远高新区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开展科技业务培训、协助申报各级扶持资金等措施,激发企业、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加大科技创新积极性。积极筛选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建立高企培育库,强化政策引导和科技业务培训,推进高企数及高企入库培育数快速增长。2016年,清远高新区高企数同比增长30%,高企入库增长36%。实施专利申请“灭零计划”和“倍增计划”,推动科技专利申请量实现翻倍增长。2016年,、园区专利申请增长226%,其中,发明专利增长216%。清远高新区率先在粤东西北地区实行贯标奖励,推动企业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培育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行业标杆企业。如先导稀材被认定为“国家稀散金属工程技术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双中心”企业,在稀散金属行业中综合实力排名国内第一、世界第二。其中,硒、碲两个产品的市场份额世界排名第一、综合实力排名第二;豪美铝业自主研发出全国首台纯电动全铝车架,是世博会中国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广州新电视塔的幕墙型材供应商。
在强化主体创新的同时,清远高新区全面推进产学研深化合作,提升科技与产业融合水平。推动园区企业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科研团队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园区内20多家企业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俄罗斯科学院等国外科研院所签订技术合作协议。推动广东聚航新材料研究院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弗兰采维奇材料问题研究所、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金属与合金物理技术研究所正式开展全面国际合作。
科技主体的创新发展需要科技金融的强力助推。清远高新区指导成立了清远首家创业投资基金“广东长实浩宇创投基金”,设立了清远首个孵化器种子基金,组建了中小微企业融资政策性担保公司。2016年,由众多本地企业投资成立了聚创投资公司,进一步壮大了民间创投基金的队伍,并迅速投资了若干个在孵企业和“新三板”上市企业。园区内企业聚石化学成为清远首家“新三板”上市工业企业;2017年,特比热热水设备和网博信息相继筹备上市;墨墨科技、巨劲无人机和昊鼎机器人等7家企业进入A轮融资。此外,清远高新区还密切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与广东省融资再担保有限公司组建成立粤财普惠金融(清远)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积极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难题。(莫卓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