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势头强劲的服务业成为拉动广东上半年经济的重要引擎。
7月25日,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东GDP同比增长7.8%,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1%。
可以看出,第三次产业依旧以“领跑者”姿态拉动着广东经济增长。并且,上半年广东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达2.23万亿元。
这是广东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的重要一面。从三次产业结构看,上半年广东服务业比重达53.1%,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牢牢巩固“主力”地位。官方分析还进一步指出,其中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均在持续攀升。
此外,广东经济结构优化还表现在工业内部。这突出表现为制造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今年上半年广东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均“跑赢”规上工业,并且二者占规上工业比重也都再度提升。
换言之,上半年广东经济结构呈现“双优化”态势:一是服务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二是服务业和工业均在加速向中高端延展。
多位专家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分析说,这是广东近年经济转型升级效果初显的表现。这一过程中,广东服务业与制造业正逐步加速融合发展与相互促进,日趋密不可分,同时亦不断释放各自的经济新动能。
服务业势头强劲
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核定为41957.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6%;而第三产业增长9.1%,维持近年较快增长的势头,并且比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同期的7.7%。
从量上观察,亦可直观看到服务业对广东经济的支撑和拉动。上半年,广东经济总量首次突破4万亿的同时,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2万亿,达到2.23万亿元,远远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1.82万亿)。数据还显示,上半年广东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53.1%,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
广东省统计局局长幸晓维指出,上半年广东宏观经济运行“进”的效应不断显现,首先就表现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包括服务业比重提升。
“这是工业化成熟期的广东经济的必然趋势。”广东省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陈鸿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同时也是广东经济转型追求的方向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结构优化并非无迹可寻。仅从投资来看,上半年广东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7.1%,对整体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1.6%。而与之对比,上半年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
陈鸿宇认为,这意味着广东官方围绕着经济转型升级,尤其是培育和促进经济新动能发展这一核心,更注重对投资方向的引导和对投资质量的把控。同时,上半年消费的增长拉动也对广东服务业快速增长起推动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经济结构优化亦体现在服务业内部。上半年,广东服务业发展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为62.9%,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8.1%,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金山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的提升,表明广东服务业正逐步向中高端延伸和发展。
更具体来看,上半年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5%,不仅超过第三产业整体增速,而且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如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7%,信息服务增长22.5%。
刘金山进一步指出,广东过去的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并且服务业基本以生活性主导,近年广东产业结构转向“三二一”的同时,也开始着力加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谋求构成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业“两条腿走路”的格局。
2016年召开的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会议就曾提出,到2020年,该省要力争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接近3万亿元,占服务业比重达60%以上。
制造业迈向中高端
不仅如此,广东经济结构的优化更体现在工业内部。
广东省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解读称,今年上半年,广东制造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具体而言,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10.6%和14.2%,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4和7.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这二者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52.7%和27.8%,同比提高1.5个和0.6个百分点。
从上半年的投资数据亦可看到广东制造业加速迈向中高端的趋势: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同比增长28.2%,快于整体投资13.6个百分点。
“我们必须清楚,制造业是广东经济发展的根基。”刘金山说,“经济竞争的核心在于整个产业生态系统的竞争力。就制造业来说,广东的转型方向也已非常明确,就是对标德国工业4.0,探索智能化、高端化的发展道路,这也符合全球经济发展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制造业与服务业并非孤立发展。幸晓维就指出,上半年广东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速,与工业生产加快“密切相关”。这还进一步表现在上半年广东生产性服务业的税收收入较快增长上。
刘金山指出,广东制造业在转型迈向中高端过程中,离不开各种专业服务业配套,比如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这也反过来促进更多本土生产性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二者相互相成,共同构成经济新动能。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