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贸区显现高端产业集聚发展态势


作者:王攀 武卫红    时间:2015-07-22





21日,广东自贸试验区迎来挂牌三个月的时间节点。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广东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立企业已经超过1.9万家;其中,从4月21日起到6月底新设立的企业就有1.1万家,累计注册资本总额达到4062亿元人民币,实际吸收外资13.27亿美元。

  “政策东风劲吹、发展一帆风顺”——在当天召开的新闻通报会上,广东省自贸办主任郑建荣用这句话向新华社记者概括了过去三个月的发展历程。他说,不论是新登记注册企业还是新备案外资企业数,广东在中国现有的四个自贸试验区中均位居前列,而随着企业数量的高速增长,包括国际航运、物流、金融、旅游、商贸、文化等在内的高端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已在广东自贸区内逐步显现。

  “事实证明,高起点的规划和高标准的规则,带来的是高端化的产业。而自贸区的发展活力喷薄而出,也证明制度创新、深化改革最终会落实到产业集聚上。”他说。

  业内人士表示,毗邻港澳是广东自贸区最大的优势和特色,与港澳深度合作也是广东自贸区高端产业快速集聚的一个重要动力。通过与港澳深度合作,引入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并充分发挥自贸区的辐射带动功能,促进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并通过珠三角向内地全面扩展。

  21日发布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也为下一步粤港澳深度合作向纵深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广度上粤港澳将拓宽合作领域,进一步取消和放宽港澳投资者准入限制,在深度上创新粤港澳合作机制,在规则标准对接、项目资金互通、要素便捷流动等方面先行先试,打造粤港澳联手参与国际竞争的合作新载体。

  事实上,依托毗邻港澳的优势,包含广州南沙片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和珠海横琴片区在内的广东自贸区已经形成了各有重点、互倚互通的发展格局。

  其中,以国际航运、物流和贸易中心为主的南沙片区已经建成投产3个1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和3个无水港,已有173家跨境电商企业在当地备案,备案商品达到8618种,跨境电商业务货值从2014年的0.14亿元猛增到今年的1.33亿元,珠三角各地消费者奔赴南沙采购低价进口商品已成为常态现象。

  在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则是以金融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加速发展。郑建荣通报说,今年上半年,该片区入驻的金融企业新增7389家,除传统金融业务外,大量股权投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互联网金融、小额贷款、要素交易市场等新兴金融业态竞相出现,截至今年6月底,前海跨境贷款备案金额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实际提款金额近300亿元人民币。

  “作为中国金融开放的创新示范窗口,前海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金融业为主、创新、多元、高端的产业发展格局。”郑建荣说。

  珠海横琴片区则依托澳门产业特点,集中发展旅游、商贸、文化等产业。目前,横琴片区里设立的澳门青年创业谷开园已经启动首批30个项目,设立了总额20亿元人民币的澳门青年创业扶持基金;在5平方公里的粤澳合作产业园用地外,再次安排20万平方米用地,与澳门特区政府共同筹建“澳门新街坊”;此外,横琴片区还专门设立进口商品展示展销中心,成为葡语系国家商品的集中展示平台。

  刺激产业集群效应出现的直接动因就是自贸区释放的政策红利。郑建荣说,依靠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与创新,广东自贸区大幅压缩了行政审批事项,“一般情况下企业当天即可完成注册,最慢也不超过3天”:与此同时,企业准入“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等措施也已经落地实施,截至6月底,广东自贸区已经向2.3万户企业核发了电子营业执照。

  “以前中国消费者‘海淘’可能需要20天至2个月才能到货,现在自贸区政策的改善,让这一流程可以缩短到7天甚至更快,市场欢迎程度可想而知。”王波波说。

  随着新的自贸试验区运行成效初显,如何将自贸区摸索出来的经验复制、推广到其他地区,从而加强中国经济应对全球下行态势的能力,也备受社会期待。郑建荣说,本身就通过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的广东自贸试验区在这一方面责无旁贷,“一旦感觉成熟,我们就将尽快把一些特色做法和举措落实推广到广东乃至全国其他区域。”(记者王攀 武卫红)

来源:新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