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未来10年将完成智能制造六大主要任务


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2015-08-06





  27日,广东召开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暨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工作会议,会上印发《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下称《发展规划》),这是广东省首次出台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规划。


  广东是中国制造大省和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26375亿元,以单独经济体计算,排名位列世界第5位。然而,广东制造业在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和品牌、产业结构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对外依存度高,缺乏核心竞争力。在劳动力成本上涨、土地和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的情况下,由“制造”转向“智造”迫在眉睫。


  根据《发展规划》,广东未来10年将完成智能制造六大主要任务,到2020年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达4000亿元,到2025年涌现一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拥有自主品牌、开展高层次分工的国际化企业。到2025年,广东要建成全国智能制造发展示范引领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


  《发展规划》提出六大主要任务


  1构建智能制造自主创新体系


  看点:以广州、深圳为轴建创新平台


  针对高端装备和制造过程智能化等领域当前的薄弱环节,广东要突破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重点是核心基础部件、智能传感器与仪器仪表、高速高精制造工艺与技术、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嵌入式工业控制芯片、智能制造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


  未来10年,以广州和深圳为轴,重点建设中国(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广东(东莞)智能机器人协同创新研究院、中德工业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等新型创新平台。


  2发展智能装备与系统


  看点:汽车、3C和纺织物流业重点突破


  针对全省高端装备和制造过程在产品设计、柔性制造、高速制造、自动化和网络制造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加快发展智能化基础制造与成套装备。同时,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加快突破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完整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产业链。


  培育发展系统集成及应用,在机器人用量最大的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劳动强度大的3C和纺织物流行业,危险程度高的国防军工民爆行业,以及产品生产环节洁净度要求高的制药、半导体、食品等行业,开展自主品牌机器人和智能装备的应用示范和系统集成服务。


  建设10个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广州市重点打造全省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核心区;深圳市着力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制造基地、创新基地、服务基地和国际合作基地;珠海市重点发展智能电网设备和系统、无人船及控制系统、智能化大型临港工程装备;佛山市重点发展数控成套加工装备、增材制造设备;东莞市重点发展运动控制部件、应用于3C产业的专用机器人、服务机器人。


  3实施“互联网+制造业”行动


  看点:汽车、石化、家电、电子信息业试点工业大数据智能应用


  针对企业投入不足、数据资源利用不高、高端人力资源匮乏、个性服务满足度低等行业共性问题,提供专业定制、购买租赁、咨询服务等多层次的云应用信息化服务。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生产制造”发展,支持企业发展行业网络协同制造,为制造企业提供技术、产品和业务撮合。推动制造企业开展O2O(线上线下)、柔性制造、大规模个性定制等制造模式创新试点。同时,促进工业大数据集成应用,推动大数据在工业行业管理和经济运行中的跨领域、跨平台应用。


  重点在汽车、石化、家电、电子信息等传统行业,开展基于工业大数据的新一代商业智能应用试点,实现产业重构和流程再造,促进信息共享和数据开放,实现精准决策、管理与服务。


  4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


  看点:劳动力密集、作业环境恶劣的工作交给机器人


  针对部分行业的劳动力密集、作业环境恶劣、流程和产能瓶颈、高安全风险等环节,采取“机器人应用”、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等形式实施“机器人应用”专项计划。


  以提高装备智能化率、成果转化率、劳动生产率、产品优等率、节能减排率、土地产出率和生产安全率为主攻方向,推动全省现有产业实施新一轮智能化技术改造。


  5提升工业产品智能化水平


  看点:广东要产“具备自学习功能”的智能家居产品


  面向4G和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推动智能手机等终端产品功能和形态向多样化拓展。研发具有互联网后台支撑、具备自学习功能的智能家居产品体系、物联网终端互联等。推动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等传统家电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重点发展汽车智能仪表、智能交通工具等产品和设备。研发船载全球定位系统(GPS)产品系统集成、船舶自动识别、北斗卫星导航终端及位置服务产品。


  6完善智能制造服务支撑体系


  看点:高校国际水准国家重点实验室须向社会开放


  完善工业设计发展载体,推动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鼓励工业企业剥离设计服务,成立独立工业设计企业。


  推动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并向社会开放服务。加快国家级质检中心、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省级授权质检机构等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建设。


  鼓励制造企业积极发展精准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运维和在线支持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个性化设计、多元化融资、便捷化电子商务等服务形式。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