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新动力
怎样的转型才是“新常态”下的区域发展良药?这个问题应该已经萦绕在许多地方主官脑海中多时。
在地方经济的三季报中,我们似乎能够找到一些答案:广东的回升,重庆的领跑以及豫滇等省份的逆势,背后的规律和逻辑是目前区域发展动力直观体现。产业间的转换,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均能激发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活力。
然而,这样的逻辑最终将得到怎样的发展结论?仍需时间来证。
陈鸿宇强调,未来广东经济增长依然依靠创新驱动和简政放权两大抓手,并坚定不移地主抓实体经济。
今年前三季度,广东交出了一份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答卷。
广东省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广东地区生产总值52522.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2%,二季度增长8.1%,三季度增长8.3%。早前公布的全国前三季度GDP增长数据为6.9%,广东经济增长数据比这一数据高出1.0个百分点。
广东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表示,从今年前三个季度的运行情况看,广东经济结构优化态势明显,多元化的增长动力源正在生成,新的积极因素增在聚集,呈现出止跌企稳、初步适应新常态的态势。而作为经济大省,广东7.9%的增速亦成为全国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增长动力源多元化
广东省统计局分析认为,广东第三季度经济增速继续走高主要得益于第三产业增速的加快,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5%,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比,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也提高了0.3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广东第二产业增长7.0%,比上半年低0.1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增长9.2%,比上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经济总量比重为4.4:44.4:51.2,其中服务业前三季度增加值增长9.2%,第三产业比重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陈鸿宇分析,从增速数据上来看,广东第三产业增长理想,第二产业增幅稳定,呈现出第二产业支撑稳、第三产业上得去的态势,这说明广东经济结构正在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的质量进一步提升。
而作为制造业大省,广东第二产业也出现了产业高端化、民营经济活力增强的特点。前三季度,广东先进制造业完成增加值增长9.4%,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增长9.8%,增幅均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48.1%和26.7%。
另外,1-9月,广东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长11.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升到44.7%;民营工业增速比国有控股工业高9.0个百分点,比三资工业高7.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20.5%,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0.8%,占比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与之相区别的是,前三季度,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6.0%,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
陈鸿宇认为,作为以往增长动力的房地产行业不再有往常的20%以上的增速,但还以16%的增速稳定着经济体量;而创新驱动推动的机器换人、电商换市,不断催生新模式、新业态;简政放权则营造了更加市场化的环境,释放了民营企业和民间投资的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陈鸿宇强调,未来广东经济增长依然依靠创新驱动和简政放权两大抓手,并坚定不移地主抓实体经济。
民营工业增速比国有控股工业高9.0个百分点
但作为外贸大省,广东的进出口在国际大环境没有明显改观的情况下,面临着严峻考验。而广东省统计局认为,这将是广东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
前三季度,进出口同比下降4.3%,降幅比上半年扩大2.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0.9%;下降12.1%。
陈鸿宇则认为,遭遇进出口下行压力是全国多地出现的普遍情况,广东的进出口数据实际上已比多地乐观。
尽管前三季度的数据不尽如人意,但还是可以反映出广东遏止进出口下行态势的努力。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原材料、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下挫,对进出口总额的下降形成放大效应,而从数量上看进出口情况并非那么糟糕;另一方面,作为体量巨大的进出口大省,广东在国际三大市场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前三季度出口还能保持微涨的状态,对缓和全国外贸严峻形势有重要支撑作用。
陈鸿宇建议,广东接下来需要继续依靠区位优势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促使广东的产品、企业、品牌借助广东自贸试验区和“一带一路”走出去,以寻找新的市场和增长动力。
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在10月16日召开的四季度外贸稳增长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进口方面,要抓紧制定细化促进进口工作方案,进一步扩大进口贴息覆盖面,助力转型升级。要依托广东自贸试验区发展融资租赁进口、汽车平行进口等,深挖进口潜力,促进进口稳步回升。外贸转型升级方面,要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扎实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强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培育建设,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不断提高外贸竞争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