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产业调整助力广东模具工业4.0腾飞


时间:2015-11-02





  中国成制造大国,自2002年以来,我国工业已连续多年实现20%以上的增长。“十二五”期间我国模具工业经济指标大幅上扬,模具工业总产值达1.8万亿元,模具工业总销售额为2300亿元,各项经济指标更是表现喜人。

  广东是中国最主要的模具市场、最大的模具出口与进口省,正与重庆、浙江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广东也是国内IT、汽车、家电行业模具最大的消费市场,占整个模具市场份额的40%以上。以汽车行业为例,一种车型的轿车共需模具约4000套,价值达2亿元至3亿元;单台电冰箱需要模具生产的零件约150个,共需模具约350套,价值约400万元。

  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指出,模具产业正进行着新一轮的产业调整,近年来,外资对我国模具行业投入量增大,工业发达国家将模具向我国转移的趋势进一步明朗化,这代表着我国模具行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也代表着面临国外先进技术和高品质制品的挑战。

  广东作为现在目前我国模具工业最为发达、科技含量最高的区域,对先进制造技术的要求更高。

  11月1日,金模网搜狐自媒体平台发布了《面向中国制造2025 中国工业4.0水平几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就中国工业实力而言,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德国消费电子展谦虚表示:“德国已经完成工业3.0,而中国工业化发展历史不长,大部分还有没自动化和数字化,尚处在工业2.0阶段,部分达到3.0水平。”

  以世界工厂东莞为例,这座制造业名城近年来引进了国内先进制造业装备,率先推行机器换人并卓有成效,首家无人工厂也在东莞诞生,具有纯正“德国血统”的库卡机器人也正在密谋进驻常平、长安、横沥镇。在上月23日举办的中国模具产业发展(横沥)高峰论坛上,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领导干部,都非常强调“工匠精神”,事实上,在东莞横沥中泰模具生产线上每个环节都要求做到严谨、专注、极致——像德国工人那样。

  记者在和中泰模具一位高层交流这种“工匠精神”时,对方表示,搞模具工业4.0,工业基础强大是根本,有些人认为中国工业基础不如德国,还搞什么工业4.0?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一穷二白都搞出了“二弹一星”,现在为什么不能赶上去,中泰模具早在2011年就以“工匠精神”发力模具工业4.0。其实,很多中国企业已经在转变,也早已经不仅仅只是靠工人的双手在与他国竞争。“根据德国版工业4.0描绘的美好前景,在现代智能机器人、传感器、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成熟后,现有工厂将能够通过工业互联网把供应链、生产过程和仓储物流智能连接起来,真正使生产过程全自动化,产品个性化,前端供应链管理、生产计划、后端仓储物流管理智能化。”亚洲制造业冠军联盟总干事、东莞市机器人技术协会副会长罗百辉表示,中国的企业目前是工业2.0、3.0、4.0并行。东莞市横沥镇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正在与七所高校进行模具工业4.0自动化智能化改造,试图往模具产业价值链上游进发。在刚刚召开的中国模具产业发展(横沥)高峰论坛上,模具界泰斗张宜生教授以及武汉益模易平博士均证实东莞模具已补完“功课”,中国制造2025重点在落实实践和优化,而德国工业4.0只停留在概念营销上。

来源:搜狐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