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意味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的高速进展,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处于快速上升期。中金公司最新的研究报告中称,深圳以其具备高度创新能力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发展前景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领头力量。有关数据显示,从1979到2014,深圳GDP年均复合实际增长率达到23%,人均GDP突破2.4万美元,高于北上广,在大中城市中排名首位。在如此高的基数下,深圳1-3季度生产总值达12376.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8.7%,快于全国整体水平。预计2016年深圳的GDP总量将会超过香港。
深圳立足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地处珠三角工业区的核心位置。“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包容精神吸引了大批怀揣梦想的优秀人才。深圳已拥有中国最好的企业集群:腾讯、华为、万科、招商、平安和比亚迪等,同时一大批充满活力的新公司正在迅速壮大。对于创业者,这是一个最好的地方,从土地到资本,从配套到市场,一应俱全。经过35年的创新发展,深圳已形成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基础。去年,深圳全口径工业增加值6357亿元,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是73.1%。
深圳在建设国家创新中心方面拥有良好基础,已经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2014年,深圳全社会研发与发展经费占GDP比重达到4%以上,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11646件,连续11年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新型研发机构探索新的创新机制,培育了45家聚焦于源头创新、研发与产业化一体推进的新型研发机构。
据了解,深圳正聚焦重点领域,创新运作模式,进行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并将“制造业区域创新中心”建设工程纳入正在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深圳行动计划,提出要在基础性、战略性科技领域建设符合国家规划布局、具备先进水平的创新基础设施,支持制造业区域创新中心的迅速发展,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能够落户深圳,形成一批制造业区域创新中心。
18支今年新“飞”进深圳的孔雀团队的带头人在市民中心和记者们面对面交流。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到深圳创新创业”这一问题时,他们的答案惊人的一致——深圳的创新创业环境非常好,市场化程度高,有齐备的产业链配套,更有利于成果转化。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专家、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的徐保民博士还预言——如果中国有硅谷出现,必定在深圳。“我在美国硅谷很多年,对硅谷做过很多研究。同时我也在国内对很多城市做过比较,发现无论从人文环境、创业气氛,还是市场化程度,深圳与美国硅谷最像。”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团队领头人徐保民说。他认为,对于创新创业者来说,深圳有三大特点非常吸引人:“一是深圳是移民城市,和硅谷一样,具有包容各国、各地人才来深创新创业的胸怀;二是市场化程度最高,这也是硅谷的特点,在硅谷,看一个技术行不行,最终还是要看技术能不能转化为生产力,能不能有市场;第三,深圳市政府在研发、申请项目等方面大力支持创新创业者,但是却不干预创新创业者的具体操作,给予创新创业者更宽松、自由的环境,这对于创新创业者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而说起团队研发的方向“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徐保民认为是可以让深圳在太阳能电池研发上实现“弯道超车”的研发项目。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集合了一二三代太阳能电池的优势,相信在深圳的良好创新环境和各界的支持下,将有很好的研发成果。
二维材料先进光电器件研发团队带头人张晗虽然是个“80后”,却是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获得者。2013年至今,任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光纤激光器、非线性光学、石墨烯等新材料光电子特性研究。成功入选孔雀团队,让团队获得了1500万元的资助。说起团队目前从事的研究工作,张晗说:“二维材料是伴随着2004年曼彻斯特大学Geim小组成功分离出单原子层的石墨材料——石墨烯提出的,是近10年来全球材料领域最热门、最前沿的研究,整个二维材料的研究在国际上也刚刚起步,深圳的光电产业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非常有特色的,希望团队的研究能够为深圳光电产业找到更好的材料,从而提升整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入选孔雀团队让我们亲身体验到深圳创新的城市特质,以及为了吸引创新团队落户所付出的努力和诚意。”重大药物绿色合成团队带头人张绪穆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也是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主任,他带领的6人团队中有两位是“青年千人计划”人才,团队致力于“手性技术”在药物绿色合成领域的突破,将为药企更新换代提供一把“金钥匙”。入选孔雀团队后,团队将获得无偿资助1500万元和股权投资1500万元,总计3000万元。
太赫兹波是红外和微波之间的一段电磁波,超宽频谱太赫兹波研发团队带头人张新海曾就职于新加坡科技局材料研究院,和其他四个来自欧洲、香港等不同地方的小伙伴们一起组成的“超宽频谱太赫兹波研发团队”,今年,被引进到深圳,并获得市政府1500万元的研发资助。(刘强 本报记者 傅江平)
来源:中国质量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