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在标志着基础研究水平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方面,广东一举摘得4 项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在代表技术研究和开发水平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上,广东有5个项目获得二等奖。
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第8次无人问鼎
此次,象征我国科研领域原始创新能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再次空缺,这已是自2000年以来12年中该奖项第8次无人问鼎。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作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这些重大科学发明必须符合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三大标准。12年中8次空缺,反映了我国科技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重大原创性成就不多的缺失。
值得一提的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最近一次颁授是在2009年,授予“《中国植物志》的编研”重大创新成果。在“《中国植物志》的编研”项目的10个获奖完成人中,来自广东的植物学家有3人,分别为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陈焕镛院士(已故)、胡启明研究员和中山大学张宏达教授。
高校获奖项目:
共214项占总数七成以上
教育部的统计数字显示,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大奖中,全国高等学校共获得214项,占总数的72.5%,其中,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157项,占总数的53.2%。
分项来看,在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中,全国高等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3项,占总数的63.9%;高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29项,占总数的70.7%,该奖项的两个一等奖项目均为高校获得;高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162项,占总数的74.3%。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认为,高校在全国授奖项目中的高比例,再次说明高等学校的科研实力在不断增强。尤其是两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均为高校获得,可以看出高校具有原始创新的能力及其在中国特色自主创新发展过程中的位置。
获奖团队采访
杨国伟:
有些纳米产品是概念炒作
中山大学纳米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杨国伟团队的获奖项目为“亚稳纳米材料生长的基础研究”,他的团队专注于亚稳纳米材料研究,实验制备了一系列新型的具有潜在应用的新型材料,其中包括将来有望应用到“集成光路”中的纳米激光器,加电发紫光的纳米碳立方体等。在此基础之上,杨国伟还建立了一套可以定量描述亚稳纳米相成核与相变的热力学理论,该理论被国际同行评价为“世界第一个”。此外,杨国伟团队还建立了“确定亚稳纳米材料表面和界面的理论”。
谈及现在社会上各式各样的“纳米产品”,杨国伟指出,许多所谓的纳米产品都在盗用纳米材料的概念。真正意义的纳米材料是不仅尺寸要小到纳米级别,相对于大尺寸材料性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例如原来的半导体材料可能会变成导体。“如果只是尺寸达到了纳米级别,性能只是有所改善,而并未发生本质改变,那只能称为纳米颗粒。例如,有些化妆品、高档汽车表漆,颗粒都做到了纳米级别,真正的大公司不会刻意拿纳米概念来炒作。”
高天明:
缺血性脑中风研究获突破
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高天明团队的奖项目名为“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新靶点的研究”,该团队通过十多年的研究,在国际上首先揭示了脑缺血神经元死亡的一种新机制,并为发现新的神经保护靶点(ErbB4受体)提供了实验依据。从在动物身上的实验来看,即使脑中风12小时~24小时,通过刺激这些靶点,也可使约50%的死亡细胞存活,这可明显减轻中风患者的失语、偏瘫。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将来某一天,在脑中风12小时之内,患者仍有望得到救治。
高天明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脑中风分为出血性脑中风和缺血性脑中风,其中因血管堵塞造成的缺血性脑中风达到70%以上,他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缺血性脑中风。目前,临床上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主要依赖药物“静脉溶栓”,但用此药物,病者需赶在死神前面3小时,治疗才相对有效。一旦延误,药物就不能溶解阻塞在血管中的血栓,血流无法恢复,脑细胞就会因缺血而死亡。据介绍,我国只有1.3%的人能赶上溶栓治疗,远低于发达国家约10%的比例。
施苏华:
红树林生存环境恶化
中山大学施苏华教授团队的获奖项目为“植物分子系统发育与适应性进化的模式与机制研究”,她带领的团队研究的是非模式物种的分子学水平达尔文选择研究,他们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解决了该领域长期探讨的难题。
施苏华说,她的团队提出了分子学水平的研究方法,从功能基因和基因组水平探索海岸带高盐、缺氧和不稳定等环境胁迫下红树植物的适应性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分子模式与机制,并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
施苏华研究红树植物已有十多年,她说:“红树林的碳汇能力高于热带雨林数十倍,然而,随着全球变暖和人为破坏,有些地方的红树林生存环境恶化严重。”
来源: 广州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