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节目以《胶囊里的秘密》为题,曝光河北、江西、浙江等地一些不法厂商使用重金属铬超标的工业明胶生产药用胶囊, 这些问题胶囊已经流向药品企业并被制成药品销售。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反复多次检测确认,9 家药厂生产的13 个批次的药品中, 所用胶囊的重金属铬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2mg/kg 的限量值,超标最多的达90 多倍。
工业皮革废料熬制药用胶囊
“蓝矾皮” 生产的工业明胶被用于加工药用胶囊。“蓝矾皮” 是从皮革厂鞣制后的皮革上剪裁下来的下脚料,价格相对便宜。央视记者调查发现,上百家药用胶囊厂使用“蓝矾皮”做原料。
为有些药品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有较大的刺激性, 所以需要用胶囊包起来以便于服用, 胶囊作为药品的重要辅料同样也会被人体消化吸收。
然而, 央视记者调查发现小小的胶囊里却隐藏着大秘密。
儒岙镇位于浙江省新昌县, 是全国有名的“胶囊之乡”,有几十家药用胶囊生产企业, 年产胶囊一千亿粒, 约占全国药用胶囊产量的三分之一。记者调查发现, 当地所产的胶囊出厂价差别很大, 同种型号的胶囊按一万粒为单位,价格高的卖六七十元、甚至上百元,低的却只要四五十元。
新昌县卓康胶囊有限公司一名销售经理向记者透露, 胶囊价格悬殊跟明胶原料有很大关系。其中便宜的明胶原料产自河北衡水一带和江西省弋阳县,是用价格低廉的“蓝皮胶”制成的。
记者在河北衡水市阜城县一家名为“河北学洋明胶蛋白厂”里发现,大量散发着刺鼻臭味的碎皮子四处堆放。这种碎皮子是“蓝矾皮”,业内俗称“蓝皮”,是从皮革厂鞣制后的皮革上剪裁下来的下脚料, 所以价格便宜, 每吨只要几百元。鞣制后的皮革通常被用来加工皮鞋、皮衣、皮带等皮革制品,这些便宜的下脚料则被河北这间明胶厂收购。
明胶原料厂将皮革下脚料收购来后, 先是用生石灰处理后的碎皮子进行脱色漂白和多次清洗, 使其变得又白又嫩, 看上去跟新鲜动物皮原料没什么两样。然后将清洗后的皮子放入直径达三四米的熬胶锅里熬成胶液。熬出来的透明胶液经过浓缩、凝胶、干燥、粉碎等工序, 就摇身一变成了淡黄色的所谓“蓝皮胶”。
这些“蓝皮胶”随后被卖给一些胶囊厂, 经过色素调色及化工原料清洁, 进行充分溶解后, 就成了加工药用胶囊的胶液。胶液再经过半自动胶囊生产设备压制成型, 最后通过切割整理, 便加工成了五颜六色的药用胶囊, 并最终卖给药厂生产胶囊类药品。
《中国药典》规定, 生产药用胶囊所用的原料明胶至少应达到食用明胶标准。按照《食用明胶》行业标准,食用明胶应当使用动物的皮、骨等作为原料,严禁使用制革厂鞣制后的任何工业废料。国家明令禁止工业明胶用作食品和药品的原料, 胶囊厂是明知故犯。
江西省弋阳县龟峰明胶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明元向记者透露,该厂使用“蓝矾皮” 生产的工业明胶大量卖到浙江省新昌县儒岙镇用来加工药用胶囊。为了“免责”,该厂还专门拟定了一个工业明胶购销合同,合同中声称:厂方提供的明胶为“蓝矾皮”加工的工业明胶,不得用于食用和药用, 购买方如违反则承担完全责任,提供产品的厂方不负任何责任。而愿意与其签订这种所谓“免责条款”的药用胶囊厂居然多达上百间。
来源:金羊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