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团省委、省青联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在中山大学举办“亲青议事”广东青年社会组织“面对面”活动,恰好搭建了一个民间社会组织平等交流、反馈协商平台,吸引了省内20多个知名社会组织骨干到场与专家学者“拍砖、灌水”,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建言献策。
建言省十一次党代会:共青团“搭台”,社会组织“唱戏”
今年5月,我省将召开第十一次党代会。如何利用这一重大契机,推动社会组织发展,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共建“大社会、好社会”,是社会组织和政府的共同期待。
围绕“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建言献策”主题,第一期“亲青议事”与会人员表现得非常活跃。针对“在广东放权、政府转移职能加大向社会购买服务背景下,青年组织如何有效承接政府职能”、“广东降低社会组织注册门槛的新形势下,青年社会组织自身的能力建设应如何强化”、“如何建立一个富有公信力的政府购买服务评估机制”、“如何打造一个更有利于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环境”等时下社会组织最关心的话题展开激烈讨论。
社会组织成长:“扶上马”还需“送一程”
从今年7月1日起,广东省内成立社会组织,将不用找业务主管部门,并可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登记,而接下来广东各级政府也将加大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力度。
面临即将到来的发展“春天”,广东社会组织准备好了吗?东莞“坤叔”注册困局经媒体报道之后,推进了社会组织发展进程,埋下了社会组织发展“早春”的种子。但“坤叔”转正后,社会组织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灯塔计划、顺德容桂青促会、广东汉达康福协会等社会组织负责人介绍,现在民间组织内部建设不够健全,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和外部项目供给不足。而内部团队建设不够更让不少社会组织在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竞争中表现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针对这个问题,团省委计划年内开展10期“亲青汇训练营”,培训1000名社会组织骨干。第一期训练营已于3月23-25日在佛山开营,吸引了100名社会组织参训。首期南方公益大讲堂,找来“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现身说法”,为300多名社会组织骨干讲授“民间组织能力提升”。与会社会组织骨干和专家学者认为,推动社会组织发展,夯实社会自治力量,既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力度,也需要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发挥“枢纽”作用,联系凝聚各类社会组织打造“联合舰队”,以规模优势主动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
构建“枢纽”:共青团要创建组织参与社会竞争
广州志愿者协会启智服务总队李森、灯塔计划卢思歆、广东省汉达康福协会费明晶等省内知名公益领袖,分享了所在组织成长的经验,对当前政策环境的认识和对省十一次全会的期望。
李森回顾了从事志愿工作多年以来的经验,特别是在共青团推动下,原来的服务总队“升级”为专业社工服务机构,正在积极竞争承接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南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200万服务项目。他指出,目前社区服务对专业社工需求十分旺盛,但社工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经亚运会、大运会洗礼后,广东志愿组织越来越成熟,共青团应该大力推广“社工+志愿者”模式以满足“市场需要和社会需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廖焕标分享了启创与共青团合作,依托“青年地带”主动承接政府公共服务的成功经验。2008年以来,团海珠区委作为民政部、团中央和中央综治委的试点单位,打造“青年地带”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平台以来,启创就承接了海幢街、赤岗街和华洲街等多个街道的服务购买。几年以来,他们的成绩有目共睹,专业化程度不断增强,同时也将工作触角延伸到佛山桂城等地。他认为,当前政府正逐步放权,各类青年社会组织可以与共青团加强合作,借助共青团的“品牌”优势,积极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这对全省社会组织和共青团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福音和发展机遇。
来源: 南方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